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这首宋词《忆少年·别历下》是晁补之所作,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景象。"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三句,以柳树、船只和游子象征着无尽的离愁与漂泊不定的生活。"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南山虽有情,但阻隔了行者与亲人的视线,暗示了空间上的距离和情感上的失落。
"罨画园林溪绀碧",通过描绘园林溪水的美丽色彩,反衬出离别的哀伤,暗示美好的回忆将随时间流逝而成为过去。"算重来、尽成陈迹"进一步强调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借用了刘禹锡的典故,表达岁月如梭,主人公的容颜已老,连桃花的娇艳也无法抵挡时光的摧残,深化了离别的伤感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后的落寞与对过去的怀念,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
时值正清明,欲望三春景。
携徒散步游,误入仙源境。
桃李正芳菲,梅柳争春岭。
沽酒赏名花,沉酣醉俄顷。
醒来饮流泉,怕溅齿牙冷。
转又思美茶,竟得干霜杏。
烹来真清香,品高仔细领。
珍藏三两枚,明晨将客请。
《岁壬子,余在赵家马头村佣书时值清明佳节,率徒散步闲游,误入仙境。但见桃李斗艳,梅柳争春,灿烂芳菲,四无涯际,真乐景也。即命徒杏村沽酒,开筵坐花,畅饮狂歌,不觉颓然大醉。稍醒,思饮茶而不得。适有一小徒,偶摘隔年干霜杏数枚敬余,或亦望梅止渴之意也。余恍然曰:昔闻识者云,霜杏烹茶,清香无比,何不试之?急归家觅竹炉,生活火,净石铫,盛甘泉,烹霜杏以饮。未入口,即清香扑鼻,不禁拍案惊奇曰:孰意以天之弃物,竟成为高品,直可驾诸佳茗之上也。遂有感而作俚句三首·其一》【清·梅卿氏】时值正清明,欲望三春景。携徒散步游,误入仙源境。桃李正芳菲,梅柳争春岭。沽酒赏名花,沉酣醉俄顷。醒来饮流泉,怕溅齿牙冷。转又思美茶,竟得干霜杏。烹来真清香,品高仔细领。珍藏三两枚,明晨将客请。
https://shici.929r.com/shici/1dYNT6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