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少年.别历下》
《忆少年.别历下》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词  词牌: 忆少年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0)
注释
官柳:大道两旁的柳树。
官,把官道,大路。
画舸:画船,指首尾彩画的大船。
南山:指历山,在历城县南。
罨画:色彩杂染的图画。
绀碧:深蓝色。
绀:本谓青红,青而含赤色,后谓青翠之色。
刘郎:刘禹锡。
刘郎桃花:谓刘禹锡作桃花诗讥讽当权贾祸遭贬之事。
翻译
柳树一片,一望无边,画船不知人间离情,依然载着四方来客四处游荡,挂起远航的征帆。只有南山有情有意,在两岸来相送,只是高城处的佳人,却被山水隔断了视线。
两岸风光如画,秀丽动人,园林溪水一片水色青青,明净透彻。就算能重新游一遍旧地,也物是人非,成为过眼云烟,到处飘泊,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人已苍老,何况桃花的青春?
鉴赏

这首宋词《忆少年·别历下》是晁补之所作,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景象。"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三句,以柳树、船只和游子象征着无尽的离愁与漂泊不定的生活。"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南山虽有情,但阻隔了行者与亲人的视线,暗示了空间上的距离和情感上的失落。

"罨画园林溪绀碧",通过描绘园林溪水的美丽色彩,反衬出离别的哀伤,暗示美好的回忆将随时间流逝而成为过去。"算重来、尽成陈迹"进一步强调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借用了刘禹锡的典故,表达岁月如梭,主人公的容颜已老,连桃花的娇艳也无法抵挡时光的摧残,深化了离别的伤感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后的落寞与对过去的怀念,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岁壬子,余在赵家马头村佣书时值清明佳节,率徒散步闲游,误入仙境。但见桃李斗艳,梅柳争春,灿烂芳菲,四无涯际,真乐景也。即命徒杏村沽酒,开筵坐花,畅饮狂歌,不觉颓然大醉。稍醒,思饮茶而不得。适有一小徒,偶摘隔年干霜杏数枚敬余,或亦望梅止渴之意也。余恍然曰:昔闻识者云,霜杏烹茶,清香无比,何不试之?急归家觅竹炉,生活火,净石铫,盛甘泉,烹霜杏以饮。未入口,即清香扑鼻,不禁拍案惊奇曰:孰意以天之弃物,竟成为高品,直可驾诸佳茗之上也。遂有感而作俚句三首·其一

时值正清明,欲望三春景。

携徒散步游,误入仙源境。

桃李正芳菲,梅柳争春岭。

沽酒赏名花,沉酣醉俄顷。

醒来饮流泉,怕溅齿牙冷。

转又思美茶,竟得干霜杏。

烹来真清香,品高仔细领。

珍藏三两枚,明晨将客请。

(0)

苏州绝句次唐诗韵·其二

斜风细雨菊花天,今夜何知此水眠。

他日旧乡谈旧迹,青山却意梦中船。

(0)

茂树

古垣有茂树,婆娑广成帷。

霜雪根本固,雨露枝叶肥。

蒙密自昏晓,静爱众鸟归。

此物尚有容,吾心谅何为。

(0)

王昭君

昭君在掖庭,皎皎冰玉姿。

绝色恒自负,不肯赂画师。

君王不识面,远嫁与胡儿。

爱恶元有命,不在妍与媸。

名花萎荒秽,小草植轩墀。

古来尽如此,悲叹亦奚为。

(0)

春日

金入垂杨玉谢梅,小池新水碧于苔。

春愁春兴谁深浅,燕子不来花未开。

(0)

为许明夫题金碧山水图二首·其二

佳气茏葱映海霞,乱山环翠水生华。

笙歌不空渔樵地,岩谷偏多佛老家。

金屋藏春帘结绮,锦軿迎旭扇笼纱。

太平人物欢游盛,回首芳春日易斜。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