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仲夏细雨》
《仲夏细雨》全文
宋 / 曾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霢霂无人见,芭蕉报客闻。

润能添砚滴,细欲乱炉薰。

竹树惊秋半,衾裯惬夜分。

何当一倾倒,趁取未归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xià
sòng / céng

màirénjiànjiāobàowén

rùnnéngtiānyànluànxūn

zhúshùjīngqiūbànqīndāoqièfēn

dāngqīngdǎochènwèiguīyú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仲夏细雨》,描绘了夏日里一场悄然无声的细雨。首句“霢霂无人见”形象地写出雨滴轻盈,几乎不为人察觉,只有芭蕉叶上的水声泄露了它的存在。“芭蕉报客闻”则以拟人手法,赋予芭蕉以知觉,告知旅人雨的到来。

接着,“润能添砚滴”写雨的滋润,使得砚池的水更加饱满,暗示着雨的绵密和持久。“细欲乱炉薰”进一步描绘雨丝如烟,缭绕在炉火之上,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温馨。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仲夏时节雨的韵味。

“竹树惊秋半”转而描绘雨后竹林的景象,虽然仍是夏季,但雨后的清凉让人心生秋意。“衾裯惬夜分”则写人在这样的夜晚,感受到被子和床单因雨水浸润而带来的舒适感,享受着这份宁静的夜晚时光。

最后两句“何当一倾倒,趁取未归云”表达了诗人对雨的喜爱和期待,希望雨能够再多下一会儿,直到那些尚未归去的云彩都被雨水打湿。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细腻地刻画了夏日细雨带来的诗意感受。

翻译
细雨无声滋润着,只有芭蕉叶传递来访者的信息。
雨露滋润着砚池,仿佛要溢出墨水,微风轻拂,扰乱了炉火的香气。
竹林和树木感受到秋天的一半凉意,夜晚的被褥让人感到舒适。
何时能痛快地倾泻,趁着还未散去的云彩。
注释
霢霂:细雨。
无人见:无人察觉。
芭蕉:芭蕉叶。
报客闻:向来访者传达信息。
润能添砚滴:雨露使砚池更加湿润。
细欲乱炉薰:微风轻轻搅动炉火的香气。
竹树惊秋半:竹木在秋季感到凉意。
衾裯:被褥。
惬夜分:使人夜晚感到惬意。
何当:何时。
倾倒:倾泻。
趁取:趁着。
未归云:尚未消散的云彩。
作者介绍
曾几

曾几
朝代:宋   字:吉甫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生辰:1085--1166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猜你喜欢

鹤年弟尽弃纨绮故习清心学道特遗楮帐资其澹泊之好仍侑以诗

谁捣霜藤万杵匀,制成鹤帐隔尘氛。

香生芦絮秋将老,梦熟梅花夜未分。

枕上不迷巫峡雨,床头常对剡溪云。

竹炉松火茶烟暖,一段清贞尽属君。

(0)

赠王左丞二首·其二

共说淮南王左相,开门下士日忘餐。

入幕许谁延铁笛,备员寻客奉铜盘。

长绦掣去饥鹰饱,故道归来老马寒。

若问东维上书者,五湖今把钓鱼竿。

(0)

苏台竹枝词十首·其四

门泊东吴万里船,乌啼月落水如烟。

寒山寺里钟声早,渔火江风恼客眠。

(0)

追和柯丹丘所藏坡翁诗帖五首·其三

彩笔诗成举座惊,素衣新剪凤毛翎。

多情应是莲花女,留得银筝金字经。

(0)

尚朴斋

言甘知有吝,味旨閒其多。

居恒属念虑,抱朴心靡他。

淳风返元化,至体适平和。

意胜惟自然,道存谅不磨。

营营彼浇俗,机巧滋烦苛。

身偕百忧长,奄忽其奈何!

(0)

戏和呈孝常

涧房松竹静烟霏,径里苍苔行迹稀。

相与寻君《遂初赋》,江花欲落换春衣。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