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何郁盘,蕴秀在深谷。
石门阖何年,千古秘仙躅。
兴到来寻幽,登临仗筇竹。
徘徊绝蹬闲,竦然骇心目。
伊阙隐苔青,龙门挂藤绿。
旁侧涧环流,几尺泻飞瀑。
更听涛声来,参天荫乔木。
憩息淡忘归,悠悠寡所欲。
龙山何郁盘,蕴秀在深谷。
石门阖何年,千古秘仙躅。
兴到来寻幽,登临仗筇竹。
徘徊绝蹬闲,竦然骇心目。
伊阙隐苔青,龙门挂藤绿。
旁侧涧环流,几尺泻飞瀑。
更听涛声来,参天荫乔木。
憩息淡忘归,悠悠寡所欲。
这首诗描绘了石门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探访时的内心感受。开篇“龙山何郁盘,蕴秀在深谷”,以龙山起笔,隐喻其雄伟与藏匿的自然之美。接着“石门阖何年,千古秘仙躅”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古老神秘的世界,仿佛石门自远古以来就静静地守护着这片仙境。
“兴到来寻幽,登临仗筇竹”展现了诗人的兴致与探险精神,他手持竹杖,踏上探索未知的旅程。“徘徊绝蹬闲,竦然骇心目”描绘了在险峻山路间漫步的情景,既有悠闲自在,也有对自然奇观的敬畏之情。
“伊阙隐苔青,龙门挂藤绿”通过对比伊阙与龙门的苔藓与藤蔓,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生机与色彩。“旁侧涧环流,几尺泻飞瀑”则将视线转向山涧与瀑布,展现了水的动态美与力量感。
“更听涛声来,参天荫乔木”中,“涛声”并非海浪之音,而是指山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与“参天荫乔木”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憩息淡忘归,悠悠寡所欲”则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忘我状态,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一次深入自然、探寻幽静之地的心灵之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凭危阑、茱萸愁把,作寒野色悽迷。
拌一回扶醉,便消得、斜阳西。
信是无风无雨,甚寥天鸿唳,梦压云低。
笑刘郎、恁日搦管怯糕题。指峻路、有人手携。秋期。
省记疑非。颦欲损、远山眉。
算黄花晚畹,閒情得似,陶令东篱。
可无白衣人至,最醒处、易成悲。
峭西风、未妨吹帽,茂陵丝鬓,谁惜绿减霜欺,清泪自持。
缃英展冻靥,二月春风初著力。江上蘼芜弄色。
好荡个吴舲,试迎桃叶。丝丝雨湿。
傍小池、笼影清彻。人清瘦、乍调莺语,几点上妆额。
清绝。旧游曾识。看参横、玉梅如雪。
移根孤屿拂拭,倚竹生寒,罗袖岑寂。一枝亲许折。
问三店、双桥信息。归来早、商量眉黛,留取夜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