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何所益,乐善有馨香。
贵贱虽差等,非违定不祥。
春台宜胜地,花木收严霜。
求取立身行,恒持但久长。
世间何所益,乐善有馨香。
贵贱虽差等,非违定不祥。
春台宜胜地,花木收严霜。
求取立身行,恒持但久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道德追求。诗中的“世间何所益,乐善有馨香”强调了做好事、乐于助人的重要性,认为这种行为会带来美好的回报,就像清新的香味一样。
接着的“贵贱虽差等,非违定不祥”则是说,无论一个人地位高低,只要遵循正义,不违背道德规范,就不会遭受不幸。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阶层和个人行为的看法,以及他对待事物公平合理的态度。
“春台宜胜地,花木收严霜”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可能是在赞美某个地方的美丽,或是提倡在美好环境中追求高尚的情操。最后两句“求取立身行,恒持但久长”,则是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行为准则的强调,主张通过不断地努力来树立自己的品德,并且持续下去。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的道德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重视。
孤棹溯霜月,还过阖闾城。
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
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
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
认群峰,寻四塔,尘烟横。
平生感慨,况逢佳处辄销凝。
休说当时雕辇,不见后来游鹿,斜照水空明。
猛把画阑拍,飞雁两三声。
玉照梅开,三百树、香云同色。
光摇动、一川银浪,九霄珂月。
幸遇勋华时世好,欢娱况是张灯夕。
更不邀、名胜赏东风,真堪惜。
盘诰手,春秋笔。
今内相,斯文伯。
肯闲纡轩盖,远过泉石。
奇事人生能几见,清尊花畔须教侧。
到凤池、却欲醉鸥边,应难得。
公为时生,才真是、禁中颇牧。
擎天手、十年犹在,未应藏缩。
说项无人堪叹息,瞻韩有意因恢复。
用真儒、同建太平功,心相属。
忠与孝,荣和辱。
武昌柳,南湖竹。
一箪瓢非欠,万钟非足。
知命何曾怀喜愠,轻身岂为干名禄。
看可汗生缚洗烟尘,机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