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高馆静,对此修竹林。
焚香坐终夕,澹然怡我心。
虚窗度幽韵,凉飙散馀阴。
微雨从南来,冲思浩盈襟。
因之理瑶瑟,托以瑶华音。
永怀佳人节,如玉复如金。
肃肃高馆静,对此修竹林。
焚香坐终夕,澹然怡我心。
虚窗度幽韵,凉飙散馀阴。
微雨从南来,冲思浩盈襟。
因之理瑶瑟,托以瑶华音。
永怀佳人节,如玉复如金。
这首明代王洪的《题墨竹为周员外宗武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画面。诗人首先赞美了高洁的馆舍在夜晚的宁静,以及周围修长的竹林,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他独自坐在馆中,点燃香火,直至深夜,心境淡然,内心得到极大的平静。窗外竹叶的轻响和微风带来的清凉,更增添了诗意。接着,诗人借微雨的到来,抒发深沉的思绪,灵感如泉水般涌动,决定弹奏瑶瑟,寄托在琴音之中。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将佳人的节操比作珍贵的玉与金,赞美其高尚品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欣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明日生初,还知否、明年六十。
嗟老矣、满头都缟,寸心犹赤。
三十载间尘土债,几千里外风涛役。
赖君天、许放故山归,恩无极。
出而作,入而息。
美可茹,鲜可食。
任浩书空咄,禹笑人寂。
断国谋王非我事,抱孙弄子聊吾适。
且从今、时复一中之,杯中物。
西风吹上牛头,天涯慰此人情耳。
斜阳任晚,青山全似,故人知己。
迤逦归来,须臾懒去,桂华犹未。
待冰轮推上,梧桐树了,更儿是、点儿几。
满眼碧天如洗。
便分明、水晶宫里。
区区玩事,一觞一咏,一灯而已。
欲待无眠,争如且恁,有无穷意。
怕嫦娥,隔窗偷看,须下却、帐儿睡。
东南一气当春,便从黄钺登台斗。
紫皇举此,亨屯济泰,属之公手。
淮浦烽销,未央觞献,捷传清昼。
庆太平朝野,駸駸重见,昔淳化、今嘉祐。
史观年编新就。
看勋庸、光前垂後。
三槐鼎盛,双椿盘固,古今希有。
宴侍龙颜,欢承鹤发,相期长久。
问前朝,相业谁同,八九十、迈文富。
明堂一柱擎天,眼看黄阁空诸老。
平生方寸、班班四字,诚心公道。
玉帐云旗,金城露布,尚勤征讨。
向淮头蜀口,一时做就,安石传、孔明表。
谈笑妖氛如扫。
看整齐、乾坤都了。
衮衣赤舃,归来廊庙,雍容师保。
三相一门,双亲千岁,人间蓬岛。
举黄封,细唱调羹,官梅上、正春早。
举杯长揖常娥,高情怜我霜髯白。
婆娑树底,老蟾何物,千秋一色。
一镜高悬,肺肝洞烛,了无尘隔。
任忆千万里,同然玉界,都不管、天南北。
老子萍蓬踪迹。
对西风、几番行役。
平生玩事,从头细数,山川历历。
明月明年,知它何处,能如今夕。
惜无人共我,登楼酹古,一笑横笛。
归来袖手江湖,不妨左右持螯白。
凉宵幸对,一轮端正,娟娟秋色。
万宇冰清,千林霜缟,更无云隔。
对金茎露冷,铜壶漏静,梧阴转、画桥北。
堪叹平生辙迹。
算纷纷、为谁驱役。
兔蟾应笑,蝇蜗累我,中年虚历。
抖擞吟情,徘徊舞影,可怜佳夕。
怅力微心在,梦中一曲,似黄楼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