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无长策;盟心耻盛名。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梁鼎芬之手,名为《课儿联》(其五三四)。在“忧国无长策;盟心耻盛名。”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荣誉的深刻反思。
“忧国无长策”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时内心的焦虑与无奈。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个体的诗人感到无力改变国家的命运,这种无力感和责任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沉重的情感负担。这里的“长策”,既指长远有效的策略,也暗含了对国家未来出路的深深关切。
“盟心耻盛名”则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荣誉与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思考。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个人的荣誉显得微不足道,甚至可能成为一种负担或羞耻。这句话中的“盟心”,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承诺。在这样的时刻,诗人宁愿放弃个人的名誉和地位,也不愿让它们成为阻碍国家前进的力量。这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国家危难面前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年友黄云崖宿州掌教
前月乘輶车,经过睢阳驿。
慨然思古人,入城访遗迹。
西去二百里,张许今庙食。
秉彝在人心,谁不好懿德。
君今涉濉流,传经聚逢掖。
文艺何足云,忠孝为标的。
国家根本地,士风最当植。
丈夫万世名,勉之在一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