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寅春三月石鉴覞弟奉师命入阊门为先师翁乞塔铭于钱牧斋先生赋此为赠》
《壬寅春三月石鉴覞弟奉师命入阊门为先师翁乞塔铭于钱牧斋先生赋此为赠》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古风

吾翁早具金刚眼,照耀大千无间歇。

去秋忽唱还乡行,谁识双林未入灭。

四百罗浮山君长,守护无缝威凛烈。

譬如皓月被云掩,是月光明岂曾歇。

眼光所照亦复然,妄情瞥起即区别。

还将佛子区别智,消尽妄情光不二。

江南姑熟有虞山,山中长者名远被。

如椽大笔干云汉,电抹风摇生妙义。

点笔此光出笔端,恰与长者同巴鼻。

石弟克绍吾家种,代师远走五千里。

褦襶久藏妙喜机,笑揖张君等儿戏。

出门一句为余言,始信脚根方点地。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人通过“金刚眼”、“大千世界”、“罗浮山君长”等意象,描绘了佛法的广袤与庄严,强调了佛法的永恒与不息。

“吾翁早具金刚眼,照耀大千无间歇。” 开篇即以“金刚眼”喻佛法之洞察力,如同金刚般坚固锐利,能穿透一切虚妄,照亮整个宇宙,永不停歇。

“去秋忽唱还乡行,谁识双林未入灭。” 这两句则以“还乡行”象征佛法的实践与回归,暗示佛法的实践并非远离生活,而是深入生活,如同双林未入灭,佛法的生命力永不衰减。

“四百罗浮山君长,守护无缝威凛烈。” 通过罗浮山君长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佛法的守护力量,如同山岳般稳固,不容侵犯。

“譬如皓月被云掩,是月光明岂曾歇。” 这里以月亮被云遮蔽,但月光并未因此消失,来比喻佛法的真理,即使在世俗的遮蔽下,其真理依然存在,光芒不减。

“还将佛子区别智,消尽妄情光不二。” 最后两句强调了佛法的智慧能够区分真伪,消除妄念,使人心归于清净,达到“光不二”的境界,即真理与现实的合一。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法的博大精深,以及对佛法实践的深切体悟。通过“江南姑熟有虞山,山中长者名远被”等描述,将佛法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强调佛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价值。最后,“出门一句为余言,始信脚根方点地”,则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实践的领悟,强调了佛法实践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伤春诗

弱草半抽黄,轻条未全绿。

年芳被禁篽,烟华绕层曲。

寒苔卷复舒,冬泉断方续。

早花散凝金,初露泫成玉。

(0)

四时白纻歌五首·其五夜白纻

秦筝齐瑟燕赵女,一朝得意心相许。

明月如规方袭予,夜长未央歌白纻。

(0)

读曲歌八十九首·其十六

折杨柳。百鸟园林啼。道欢不离口。

(0)

昔君错畦畤,东土有素木。

条柯不盈寻,一尺再三曲。

隐生寘翳林,倥偬自迫速。

得托芳兰苑,列植高山足。

(0)

赠刘琨诗·其八

五臣奚与,契阔百罹。身经险阻,足蹈幽遐。

义由恩深,分随昵加。绸缪委心,自同匪他。

(0)

秋日口占

桐飘叶落满苔基,引得秋花饶竹篱。

最恨寒蛩吟不绝,愁人更锁一重眉。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