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无期见,柴门对雪开。
二毛逢世难,万恨掩泉台。
返照空堂夕,孤城吊客回。
汉家偏访道,犹畏鹤书来。
从此无期见,柴门对雪开。
二毛逢世难,万恨掩泉台。
返照空堂夕,孤城吊客回。
汉家偏访道,犹畏鹤书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曾的《哭陆处士》,表达了诗人对亡友陆处士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全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与悲凉。
“从此无期见,柴门对雪开。”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诗人面对着大雪纷飞、柴门半掩的小屋,感叹与朋友天各一方,再无相见之日。这两句不仅描绘出寒冷的自然景象,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二毛逢世难,万恨掩泉台。” 这里诗人通过对古代忠义之士二毛(即关羽、张飞)的赞颂,表达了对朋友忠贞品格的怀念,并隐喻自己与陆处士的深厚友情。"万恨掩泉台"则是说无尽的哀思如同泉水一般涌出,却又被迫压抑在心底。
“返照空堂夕,孤城吊客回。” 这两句诗人借用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黄昏时分,日光斜照于空旷的厅堂之中,诗人心中的哀愁如同这落日余晖一般,弥漫而又孤寂。"吊客回"则是说诗人在这寂寥的氛围中,思念着远方的朋友。
“汉家偏访道,犹畏鹤书来。” 最后两句,诗人提及古代仙人之事,以此比喻自己与陆处士的友情,就如同传说中的神仙之交,不可多得。"犹畏鹤书来"则是指即便有书信往来,也难以慰藉心中之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友情和对逝者的怀念,情感真挚而又不失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