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其七》
《拟古·其七》全文
宋 / 田锡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祢衡鹦鹉词,挥翰无停缀。

狂甚于接舆,才不容当世。

身居桴鼓下,心在云天际。

黄祖悁忿来,殒之如虎噬。

浅水游巨鱼,宜失纵横势。

(0)
翻译
祢衡以鹦鹉般的才情,挥笔作诗毫不停歇。
他的狂放程度超过了接舆,才华却无法被当世人接纳。
身处动荡的世事中,他的心志却高飞在云端。
黄祖因愤怒而来,像猛虎般凶猛地杀死了他。
如同浅水难以容纳大鱼,他的才能在当时显得格格不入。
注释
祢衡:汉末名士,以才情出众著称。
鹦鹉词:比喻其文辞流畅如鹦鹉学舌。
翰:毛笔。
接舆:春秋时期隐士,以狂放著称。
桴鼓:古代击鼓传递信息或指挥战斗的工具,象征动荡局势。
云天际:形容心志高远,超脱世俗。
黄祖:东汉江夏太守,曾杀害祢衡。
虎噬:比喻猛烈的攻击或杀戮。
浅水:暗指社会环境的限制。
巨鱼:比喻有才华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田锡的作品,名为《拟古(其七)》。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胸怀壮志、才情奔放却不被当世所容的感慨之作。

“祢衡鹦鹉词,挥翰无停缀。”开篇即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和创作的热情。祢衡指的是古代才子祢衡,以文采著称,而鹦鹉则是传说中能模仿人言的鸟类,代表着高超的模仿能力和文学才智。挥翰无停缀,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笔下墨水不绝、创作不止。

“狂甚于接舆,才不容当世。”这是对自己才情无法被当时社会所接受的一种慨叹。接舆原指古代的狂士,如莊周等,以其特立独行、才华横溢著称,而诗人自比之,则显示了他对于自身才华的高估和对现实的不满。

“身居桴鼓下,心在云天际。”这里通过身体与精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胸怀远大。桴鼓是古代战车上的木制部分,比喻世俗之境;而心在云天,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超脱尘世、志存高远的情怀。

“黄祖悁忿来,殒之如虎噬。”这两句通过对古代才子黄祖的引用,表达了对于自身命运的不满和悲愤。黄祖被杀,是因为他的 才华太出众,被时人所忌恨,这里的“悁忿”二字,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浅水游巨鱼,宜失纵横势。”最后两句则是通过浅水中巨鱼无法施展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在狭窄环境中的不适应和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无奈。诗人以此暗示了对于自身境遇的不满和对未来发展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于才华与命运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田锡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宫词百首·其六十五

天街香满瑞云生,红伞凝空景日明。

先遣五坊排猎骑,为民除害出神京。

(0)

题金陵栖霞寺赠月公

明家不要买山钱,施作清池种白莲。

松桧老依云外地,楼台深锁洞中天。

风经绝顶回疏雨,石倚危屏挂落泉。

欲结茅庵伴师住,肯饶多少薜萝烟。

(0)

宿隐静寺上人

一宿五峰杯度寺,虚廊中夜磬声分。

疏林未落上方月,深涧忽生平地云。

幽鸟背泉栖静境,远人当烛想遗文。

暂来此地歇劳足,望断故山沧海濆。

(0)

晋门.吴隐之

闻说贪泉近郁林,隐之今日得深斟。

徒言滴水能穿石,其那坚贞匪石心。

(0)

春秋战国门.卫灵公

子鱼无隐欲源清,死不忘忠感卫灵。

伯玉既亲知德润,残桃休吃悟兰馨。

(0)

冬夜吟

黑夜天寒愁散玉,东皇海上张仙烛。

侯家歌舞按梨园,石氏宾寮醉金谷。

鲁家襜褕闇披水,雪花灯下甘垂翅。

散帙高编折桂枝,披纱密甃青云地。

霜白溪松转斜尽,铜龙唤曙咽声细。

八埏蝼蚁厌寒栖,早晚青旗引春帝。

展转城乌啼紫天,曈曚千骑衙楼前。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