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衡鹦鹉词,挥翰无停缀。
狂甚于接舆,才不容当世。
身居桴鼓下,心在云天际。
黄祖悁忿来,殒之如虎噬。
浅水游巨鱼,宜失纵横势。
祢衡鹦鹉词,挥翰无停缀。
狂甚于接舆,才不容当世。
身居桴鼓下,心在云天际。
黄祖悁忿来,殒之如虎噬。
浅水游巨鱼,宜失纵横势。
这首诗是宋代田锡的作品,名为《拟古(其七)》。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胸怀壮志、才情奔放却不被当世所容的感慨之作。
“祢衡鹦鹉词,挥翰无停缀。”开篇即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和创作的热情。祢衡指的是古代才子祢衡,以文采著称,而鹦鹉则是传说中能模仿人言的鸟类,代表着高超的模仿能力和文学才智。挥翰无停缀,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笔下墨水不绝、创作不止。
“狂甚于接舆,才不容当世。”这是对自己才情无法被当时社会所接受的一种慨叹。接舆原指古代的狂士,如莊周等,以其特立独行、才华横溢著称,而诗人自比之,则显示了他对于自身才华的高估和对现实的不满。
“身居桴鼓下,心在云天际。”这里通过身体与精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胸怀远大。桴鼓是古代战车上的木制部分,比喻世俗之境;而心在云天,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超脱尘世、志存高远的情怀。
“黄祖悁忿来,殒之如虎噬。”这两句通过对古代才子黄祖的引用,表达了对于自身命运的不满和悲愤。黄祖被杀,是因为他的 才华太出众,被时人所忌恨,这里的“悁忿”二字,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浅水游巨鱼,宜失纵横势。”最后两句则是通过浅水中巨鱼无法施展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在狭窄环境中的不适应和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无奈。诗人以此暗示了对于自身境遇的不满和对未来发展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于才华与命运的深切感悟。
明家不要买山钱,施作清池种白莲。
松桧老依云外地,楼台深锁洞中天。
风经绝顶回疏雨,石倚危屏挂落泉。
欲结茅庵伴师住,肯饶多少薜萝烟。
黑夜天寒愁散玉,东皇海上张仙烛。
侯家歌舞按梨园,石氏宾寮醉金谷。
鲁家襜褕闇披水,雪花灯下甘垂翅。
散帙高编折桂枝,披纱密甃青云地。
霜白溪松转斜尽,铜龙唤曙咽声细。
八埏蝼蚁厌寒栖,早晚青旗引春帝。
展转城乌啼紫天,曈曚千骑衙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