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苍翠接匡庐,谁画丘君种杏图。
日上高林花散锦,雨微深树子垂珠。
山中自注游仙录,林下长悬卖药壶。
老我何由一相见,定骑青鹿问屠苏。
西山苍翠接匡庐,谁画丘君种杏图。
日上高林花散锦,雨微深树子垂珠。
山中自注游仙录,林下长悬卖药壶。
老我何由一相见,定骑青鹿问屠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丘生种杏图》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画卷。首句“西山苍翠接匡庐”,以苍翠的西山与庐山相接,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暗示了丘君所居之地的清幽与秀美。次句“谁画丘君种杏图”则引出主题,引发读者对丘君辛勤种植杏花的想象。
第三句“日上高林花散锦”,通过描绘阳光照耀下的杏花如锦般灿烂,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盎然。第四句“雨微深树子垂珠”,则描绘雨后杏子挂满枝头,犹如颗颗明珠,生动地展现了杏花结果的景象。
第五句“山中自注游仙录”,丘君在山中记录自己的游仙经历,透露出其超脱尘世的隐逸情怀。最后一句“林下长悬卖药壶”,则暗示丘君可能以杏子为药材,过着采药济世的生活,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丘君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丘君的田园生活与隐逸之志巧妙融合,表达了诗人对丘君的赞美和自己未能亲身相见的遗憾,结尾以“定骑青鹿问屠苏”的想象,寄寓了对丘君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扬州旧服卉,木绵白茸茸。
缕缕自余年,纺绩灯火中。
织成一束素,上有浴海鸿。
岁寒若可恃,凄凄凛霜风。
昨夜县牒下,头纲出城东。
殷勤赴官急,瘢疮免殷红。
我寒那可忍,负此卒岁功。
不知落谁手,输入秦娥宫。
桃花红深李花白,昨日成团今日拆。
歌声满耳何处来,杨柳青旗洛阳陌。
拊君背,握君手。
朝钟暮鼓无了期,世事于人竟何有!
青青镜中发,忽忽成白首。
六国印,何如负郭二顷田,千载名,不及即时一杯酒。
晚树留暄景。一天秋色催成暝。
戏马台高人不见,想郊原如镜。
正渺渺飞鸿,远带斜阳影。环蓟门、几点烟螺净。
怕庾公尘污,吹帽西风偏劲。残蠹诗囊冷。
每逢佳节怜清兴。莼梦鲈思空作计,也商量难定。
更入市荆高,酒伴无多剩。簪倦萸、白发还羞整。
听画角城头,醉归月斜窥径。
环走几千里,驰归亦再旬。
征途饶感慨,讼牒费精神。
风雪常欺客,文章本误身。
小诗无杰思,犹得当吟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