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上残编倦不收,溪边沙鸟默相求。
看书忽下千秋泪,临水翻增万里愁。
老去襟怀偏忆远,古来辞赋已悲秋。
塾中同学今谁在,独许青山照白头。
几上残编倦不收,溪边沙鸟默相求。
看书忽下千秋泪,临水翻增万里愁。
老去襟怀偏忆远,古来辞赋已悲秋。
塾中同学今谁在,独许青山照白头。
这首诗《临水》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感。
首联“几上残编倦不收,溪边沙鸟默相求”,以“残编”暗示诗人长时间沉浸在书籍之中,疲惫而未得解脱的状态,与“溪边沙鸟”的静默相求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
颔联“看书忽下千秋泪,临水翻增万里愁”,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因阅读而触发对历史的感慨,泪水如千年的历史长河般流淌,面对水边的景象,又引发了对远方、对广阔世界的无尽忧愁。这种情感的交织,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颈联“老去襟怀偏忆远,古来辞赋已悲秋”,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更加怀念远方,感叹古人辞赋中对秋天的哀愁,暗含着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尾联“塾中同学今谁在,独许青山照白头”,将思绪拉回到现实,诗人回忆起曾经的同窗好友,如今他们是否还在人世?是否还能相聚?最后,诗人只能与青山为伴,白发苍苍,独自面对岁月的无情。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也体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衰老的无奈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时间、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