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下曲六首·其五》
《塞下曲六首·其五》全文
宋 / 严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玉关西去更无春,满眼蓬蒿起塞尘。

汉马不归青海月,胡笳愁杀陇头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悲壮之感,通过“玉关”、“青海月”、“蓬蒿”、“塞尘”、“胡笳”等意象,展现了战争与离别带来的凄凉景象。

首句“玉关西去更无春”,以“玉关”这一古代边防要塞象征边疆的遥远与险恶,加之“西去”二字,暗示着远离繁华与温暖的地域,而“更无春”则强调了这里的荒凉与寒冷,春天似乎永远无法到来,暗喻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次句“满眼蓬蒿起塞尘”,蓬蒿是边塞常见的植物,生长在荒芜之地,这里用来形容边塞的荒凉景象。而“起塞尘”则描绘了边塞的动荡与不安,蓬蒿的生长与尘土飞扬,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充满战乱气息的氛围。

第三句“汉马不归青海月”,“汉马”指的是汉朝的战马,“青海月”则是青海湖上的一轮明月,这里借以表达对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怀念与哀思。整句诗通过“不归”二字,表达了对战死者无法回到故乡、见到家乡月色的遗憾与悲痛。

最后一句“胡笳愁杀陇头人”,“胡笳”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常用于表达悲伤或哀怨之情。这句诗通过“愁杀”一词,直接点明了边塞人民因战争而产生的愁苦与无奈。同时,“陇头人”泛指边塞地区的居民,他们因战争而饱受苦难,生活充满了无尽的忧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战争与离别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边疆人民命运的同情与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宋代边防战争的残酷现实。

作者介绍
严羽

严羽
朝代:宋   字:丹丘   号:“三严”;又与严肃   籍贯: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

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早年就学于邻县光泽县学教授包恢门下,包恢之父包扬曾受学于朱熹。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号“三严”;又与严肃、严参等8人,号“九严”。
猜你喜欢

竹友为徐南卿作

世路苍黄总是愁,暮年须得小优游。
如今渐觉知心少,胜种青青伴白头。

(0)

醉吟商小品/小品

梁州、转关绿腰、醉吟商湖渭州、历弦薄媚也。
予每念之。
辛亥之夏,予谒杨廷秀丈於金陵邸中,遇琵琶工,解作醉吟商湖渭州,因求得品弦法,译成此谱,实双声耳又正是春归,细柳暗黄千缕。
暮鸦啼处。
梦逐金鞍去。
一点芳心休诉。
琵琶解语。

(0)

待千岩

搴裳望洞庭,眼过天一角。
初别未甚愁,别久今始觉。
作笺非无笔,寒雁不肯落。
芦花待挐音,怪底北风恶。

(0)

湖上寓居杂咏 其十三

格下轩窗枕水开,画船忽载故人来。
与君同过西城路,却指烟婆独自回。

(0)

登乌石寺观张魏公刘安成岳武穆留题刘云侍儿

诸老凋零极可哀,尚留名字压崔嵬。
刘郎可是疏文墨,几点烟脂污绿苔。

(0)

华藏地云海亭望具区

茫茫复茫茫,中有山苍苍。
大哉夫差国,坐断天一方。
夫差醉莲宫,大浪摇不醒。
越师何从来,夺我玉万顷。
年年亭上秋,一笛千古愁。
谁能知许事,飞下双白鸥。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