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门生来一见,侍郎憔悴掩柴扉。
休官竟以诗人老,祈死应知国事非。
小节蹉跎公可惜,同朝名德世多讥。
西山晚岁饶还往,愁绝残阳挂翠微。
沧海门生来一见,侍郎憔悴掩柴扉。
休官竟以诗人老,祈死应知国事非。
小节蹉跎公可惜,同朝名德世多讥。
西山晚岁饶还往,愁绝残阳挂翠微。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题为《怀座主宝竹坡侍郎廷》。诗中表达了对旧日恩师宝竹坡侍郎的怀念和对其晚年境遇的感慨。
首句“沧海门生来一见”,以“沧海门生”自比,表达对侍郎的敬仰之情,暗示两人之间的深厚师生情谊。接下来,“侍郎憔悴掩柴扉”描绘了侍郎的落魄形象,透露出其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疲惫。
“休官竟以诗人老”表达了侍郎因年老而被迫辞官,诗人借此感叹时光荏苒,仕途的无奈。紧接着,“祈死应知国事非”揭示了侍郎对国家时局的忧虑,他深知现实并非理想,甚至可能预感到自己的结局。
“小节蹉跎公可惜”惋惜侍郎在官场上未能坚持原则,遭受了小人的排挤,这在他看来是十分可惜的。而“同朝名德世多讥”则指出,尽管侍郎德高望重,但在那个时代,他的正直却招致了许多非议。
最后两句“西山晚岁饶还往,愁绝残阳挂翠微”描绘了侍郎晚年的生活状态,他在西山间频繁往来,夕阳映照下的翠微山色更增添了他无尽的忧愁。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侍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人境遇的深深关切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十五日中春日好,可怜沉痼冷如灰。
以前虽被愁将去,向后须教醉领来。
梅片尽飘轻粉靥,柳芽初吐烂金醅。
病中无限花番次,为约东风且住开。
双丝绢上为新样,连理枝头是故园。
翠浪万回同过影,玉沙千处共栖痕。
若非足恨佳人魄,即是多情年少魂。
应念孤飞争别宿,芦花萧瑟雨黄昏。
钿鎞雕镂费深功,舞妓衣边绣莫穷。
无日不来湘渚上,有时还在镜湖中。
烟浓共拂芭蕉雨,浪细双游菡萏风。
应笑豪家鹦鹉伴,年年徒被锁金笼。
刻石书离恨,因成别后悲。
莫言春茧薄,犹有万重思。
镂出容刀饰,亲逢巧笑难。
日中骚客佩,争奈即阑干。
江上秋声起,从来浪得名。
逆风犹挂席,若不会凡情。
嫩似金脂飏似烟,多情浑欲拥红莲。
明朝拟附南风信,寄与湘妃作翠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