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宗考功·其一》
《寄宗考功·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别离如昨日,岂厌广陵涛。

春色渔阳满,烽烟海上高。

文章回白雪,顾盻解绨袍。

下走犹三辅,萧条欲二毛。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宗考功》其一,通过“别离”、“春色”、“文章”、“顾盻”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联“别离如昨日,岂厌广陵涛。”以“别离”开篇,将离别的场景描绘得如同发生在昨日一般清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接着,“岂厌广陵涛”则以广陵涛声喻指友人离去时的环境氛围,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

颔联“春色渔阳满,烽烟海上高。”转而描绘了一幅春日渔阳满城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海上烽烟四起的战乱画面,对比鲜明,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颈联“文章回白雪,顾盻解绨袍。”运用了“白雪”和“绨袍”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分别比喻诗人的才华和友情的力量。通过“文章回白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美;“顾盻解绨袍”则形象地描绘了在友人目光的注视下,一切困难和困扰都能迎刃而解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友谊能给人带来力量和支持。

尾联“下走犹三辅,萧条欲二毛。”以“下走”自谦之词,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偏远之地,但心系友人,情感并未因距离而减弱。同时,“萧条欲二毛”则以年华老去的象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深牵挂和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春林欲雨

长林气忽暗,势欲夺晴春。

愁动初芳色,知先老病身。

闲居成短昼,空阁倍寒人。碍我听鹂出,野■香漫新。

(0)

赠林羽仲

业废归无定,年衰见屡难。

诗名半生过,客舍几移安。

少已深边策,贫聊就幕官。

西风剪江郭,犹有故人寒。

(0)

斜塘招星甫

新芋肥鸡菊正黄,君来定拟醉千觞。

田家村巷都相似,须识门前两绿杨。

(0)

寺夜看瓶菊

分取东篱色,磁瓶晚更宜。

香生携伎处,艳冷著灯时。

夜久僧还对,秋深蝶不知。

若教欢赏地,风露正凄其。

(0)

别车福州

孤舟将北渡,转转切归心。

衣积他乡泪,琴操故土音。

山长催日暮,江暗结秋阴。

回首闽南路,思君一水深。

(0)

西湖子夜歌八首·其八

悔寄孤山梅,悔折断桥柳。

两地本无情,郎心那得久。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