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滑道人游庐山》
《送滑道人游庐山》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康王观里采芝田,董奉家边种杏坛。

双屩一筇行到处,应寻岩室养神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huádàorényóushān
sòng / sòng

kāngwángguāncǎizhītiándǒngfèngjiābiānzhǒngxìngtán

shuāngjuēqióngxíngdàochùyìngxúnyánshìyǎngshéndān

注释
康王观:古代道教名胜,可能指道教圣地。
采芝田:传说中的仙人采集灵芝的地方。
董奉:三国时期有名的医术高人,以杏林为名。
杏坛:杏林的代称,用来比喻医术高明。
屩:草鞋。
筇:竹杖。
岩室:山洞。
养神丹:修炼或养生的丹药,象征精神修养和长生不老。
翻译
在康王观里的采芝田边,董奉家旁有杏树成林。
穿着草鞋竹杖,游走于各处,应当寻找山洞修炼,以求得养生的仙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送滑道人游庐山》,其中描绘了自然景物与修行养性的和谐共生。

"康王观里采芝田,董奉家边种杏坛。"

这里通过对康王观和董奉家的描述,展现出一片宁静而神秘的自然环境。"康王观"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胜,而"董奉家"则是一个具体的地标。"采芝田"和"种杏坛"表明诗人对这块土地上的生命力和生机有着深刻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这里可能与道教修行有关,因为"芝草"在古代常与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

"双屩一筇行到处,应寻岩室养神丹。"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和期许。"双屩一筇"形容的是一种简单而专注的生活状态,表明修行者应该摒弃世俗的繁华,而"行到处"则意味着寻找合适的地方进行静修。"应寻岩室养神丹"中的"养神丹"可能是指道教中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但在这里,它更多地象征着通过沉思和冥想来培养心灵的纯净与强大。

整首诗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修行之路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次韵范景文莺字早字二首·其二

深衣讲儒业,羽衣学仙道。

变性欲变衣,又谓田衣好。

三叉路口人,左右惑忧抱。

不如从我游,一醉玉山倒。

美岂无苏小,富亦有王老。

谁能一斗间,百篇挺华藻。

范侯诗酒流,观国声誉早。

睥睨蛉蜾豪,百万可一扫。

(0)

写心五首·其三

世人好图画,山水及动植。

墨煤与粉绘,轴而挂之壁。

画岂有天趣,识假真不识。

我有古盆瓶,清晨井自汲。

时花簪数枝,悠漾泳金鲫。

静坐玩生意,默然若有得。

此见亦浅狭,抚几忽起立。

我家山水乡,莺啼春草碧。

(0)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如大都·其八

言诗卜子夏,作赋马相如。

三十六字母,文公之四书。

知君便便中,自有一石渠。

以貌失子羽,诸公其慎诸。

(0)

赠徐瓢翁二首·其一

碧眸冰齿寿眉厖,谁识前朝老雪江。

指下七弦今第一,豪端行法更难双。

向来屡获观诗卷,恨不相从倒酒缸。

深愧后期似圯下,云间几度拓吟窗。

(0)

憩老

憩老千山里,投閒五载馀。

直令艰日籴,何用恋乡居。

白傅欲卖宅,虞卿空著书。

秋园菊篱好,荒草欠人锄。

(0)

悲歌五首·其四

忧惊喜愕梦纷纷,了了谁能白黑分。

昼夜星辰常转换,春秋草木互芳芬。

姬昌秦政今谁讳,吕洞钟权近不闻。

气尽势穷终变灭,世间万事总浮云。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