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楼百尺倚璇霄,雄镇东南万里潮。
影浸螭宫回砥柱,势吞鲸海护铜标。
晴云锁槛秋萧索,寒月窥帘气泬寥。
觞咏尽为蓬岛客,秦台莫漫奏鸾箫。
层楼百尺倚璇霄,雄镇东南万里潮。
影浸螭宫回砥柱,势吞鲸海护铜标。
晴云锁槛秋萧索,寒月窥帘气泬寥。
觞咏尽为蓬岛客,秦台莫漫奏鸾箫。
这首诗描绘了镇海楼的壮丽景象与历史地位,通过层层叠叠的高楼倚靠于天际,展现出其在东南地区的重要位置和对万里潮水的镇守。诗人以“雄镇”二字开篇,直接点出镇海楼的气势与威严。
接着,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镇海楼的影子比作砥柱,象征其稳固不动摇;将镇海楼的气势比作鲸海,形象地描绘出其广阔无垠的守护范围。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镇海楼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也体现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角色。
“晴云锁槛秋萧索,寒月窥帘气泬寥”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镇海楼的孤高与寂寞。晴朗的云彩围绕着楼阁,秋天的景色显得格外萧瑟;寒冷的月亮透过帘幕,透露出清冷的气息。
最后,“觞咏尽为蓬岛客,秦台莫漫奏鸾箫”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此处饮酒赋诗的体验,将自己视为蓬莱仙岛的客人,暗示了镇海楼的超凡脱俗之感。同时,诗人也劝告秦台(可能指其他地方的音乐场所)不要轻易演奏鸾箫,似乎是在强调此处的独特与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镇海楼的宏伟壮观与历史地位,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这一独特景观的深刻感受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