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幽居寺》
《幽居寺》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相传有儒者,唐季隐兹峰。

电已收遗藁,云方锁暮钟。

木碑无世次,石洞断人踪。

此士何曾死,林深不可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ōu
sòng / liúzhuāng

xiāngchuányǒuzhětángyǐnfēng

diànshōugǎoyúnfāngsuǒzhōng

bēishìshídòngduànrénzōng

shìcénglínshēnféng

注释
儒者:指儒家学者。
唐季:唐朝末期。
兹峰:这座山峰。
电已收:像电闪雷鸣般被铭记。
遗藁:遗留的书籍或文章。
云方锁:云雾笼罩。
木碑:木质墓碑。
无世次:无法辨识年代。
石洞:石窟或岩洞。
此士:这位学者。
林深:树林深邃。
不可逢:难以遇见。
翻译
传说有一位儒家学者,生活在唐朝末期,隐居在这座山峰。
他的遗物已经消失,只有电闪雷鸣般的记忆,傍晚的钟声被云雾封锁。
木质的墓碑无法分辨年代,石洞中再也找不到人的足迹。
这位学者虽然肉体逝去,但精神深藏在茂密的树林中,难以寻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山中的儒者,他们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电已收遗藁,云方锁暮钟"两句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世界远去的意境,而隐者却仍旧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和规律。"木碑无世次,石洞断人踪"则形象地描绘了隐居之所的荒凉与孤寂,以及时间对自然景物的侵蚀。

最后两句"此士何曾死,林深不可逢"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层面的解脱。在这片深邃的森林中,即使是死亡也变得不再重要,因为隐者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十二月旦袁州道中作

今朝已是腊嘉平,我独胡为在远行。

白发倚闾应注想,青山联骑若为情。

(0)

读林择之二诗有感·其二

竹舆傲兀听呕哑,合眼归心已到家。

游子上堂慈母笑,岂知行李尚天涯。

(0)

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敬夫有诗因次其韵

穿林踏雪觅钟声,景物逢迎步步新。

随处留情随处乐,未妨聊作苦吟人。

(0)

中元雨中呈子晋

徂暑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晼晚兰径滋,萧副庭树幽。

炎气一以去,恢台逝不留。

刀笔随事屏,尘嚣与心休。

端居讽道言,焚香味真诹。

子亦玩文史,及此同优游。

(0)

黄岩道中

两日黄岩县,纷然百虑侵。

乍听幽鸟语,复起故园心。

冒热度峻岭,惮劳休茂林。

潮来知海近,三岛可能寻。

(0)

莲社

渊明修静不谈禅,孔老门中各自贤。

送别虎溪三笑后,白莲流水两凄然。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