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有儒者,唐季隐兹峰。
电已收遗藁,云方锁暮钟。
木碑无世次,石洞断人踪。
此士何曾死,林深不可逢。
相传有儒者,唐季隐兹峰。
电已收遗藁,云方锁暮钟。
木碑无世次,石洞断人踪。
此士何曾死,林深不可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山中的儒者,他们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电已收遗藁,云方锁暮钟"两句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世界远去的意境,而隐者却仍旧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和规律。"木碑无世次,石洞断人踪"则形象地描绘了隐居之所的荒凉与孤寂,以及时间对自然景物的侵蚀。
最后两句"此士何曾死,林深不可逢"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层面的解脱。在这片深邃的森林中,即使是死亡也变得不再重要,因为隐者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