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珣上人八首·其二》
《和珣上人八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

不了号无明,了知名真智。

如人因地倒,而起亦因地。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形象的比喻来阐述了“了知”与“无知”的对比,以及“名”与“智”的关系。

首句“不了号无明”,“不了”即未能明白,此处指对事物真相的无知或不明。“无明”是佛教术语,意为无知、迷惑,常用来形容众生在生死轮回中的迷惑状态。整句表达的是在未觉悟前,人们处于无知的状态。

次句“了知名真智”,“了知”意味着彻底明白、觉悟,“名”在此处可能指名称、概念,也可能是对事物的了解。“真智”则是真实的智慧,即洞悉事物本质的智慧。此句表明当一个人觉悟后,他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获得真正的智慧。

接下来的两句“如人因地倒,而起亦因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人的觉醒过程比作人因地面不平而摔倒,但要站起来时,也是依靠地面的支持。这里强调了觉悟的过程并非孤立的,而是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条件(“因地”)之上。通过这个比喻,诗人表达了觉悟需要内在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观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知识与智慧、觉悟与无知之间的关系,以及觉悟过程中内在与外在因素的作用,体现了禅宗思想中关于认识自我、超越表象、追求真理的哲学理念。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同区季誉林阳仲过陈宪副东皋别业留题得十四韵

绿水开名墅,青郊带院门。

林幽山籁寂,沙暖谷禽喧。

野渡潮通舸,芳蹊竹荫垣。

荆扉临水次,瓜地接平原。

旭日衔窗过,飞霞挟栋鶱。

卧槎疑跨涧,纤卉杂编籓。

霁色来山翠,滩声涨水浑。

池方偏贮月,阁短欲延暄。

灌木危栖鹳,垂藤袅挂猿。

溪諠来水市,夜火望渔村。

汎月移鸥楫,行春驾犊辕。

词人频问字,舟子误寻源。

混迹时群鹿,遗荣且避鹓。

东山方系望,谁道贲丘园。

(0)

题尹冲玄荷花片小舫六首·其四

曾闻佛国有莲台,人向花心结圣胎。

莫讶红香浮小艓,前身原在蕊中来。

(0)

拟古宫词一百首·其二十三

报道歌楼怒偃师,六宫长袖尽迟疑。

圣人正奏虞韶乐,学士休裁舞马词。

(0)

和贫妇吟十首·其九梦觉

春梦乘风远寄将,巫山云雨过辽阳。

那堪纸帐蘧蘧后,人在沙场妾在床。

(0)

牛皮塘苦雨守涨

哀壑奔腾趁急流,篷声日夜不曾休。

长风故送白头浪,暮雨偏留青雀舟。

万事输人常偃蹇,三杯取醉且夷犹。

世间谁是忘情者,只有江山不解愁。

(0)

燕京春怀八首·其七

寒暑京华几暗移,槐阴草色静荆扉。

堂虚燕子从教入,日永杨花好慢飞。

海上乡书新到少,城中车马近来稀。

纸屏石枕堪高卧,今世谁云隐吏非。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