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燕都慈寿寺别山长老》
《寄燕都慈寿寺别山长老》全文
明 / 德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当年一钵久过从,长夜披衣听晓钟。

饭食每怀香积界,经行常忆妙高峰。

潜消瘴热心含雪,暗记流年手种松。

为扫莲花师子座,待馀重举绝言宗。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德清所作的《寄燕都慈寿寺别山长老》。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山长老深厚的友情以及对慈寿寺的怀念之情。

首联“当年一钵久过从,长夜披衣听晓钟”,诗人回忆起与山长老共度的时光,夜晚披衣静坐,聆听晨钟暮鼓,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颔联“饭食每怀香积界,经行常忆妙高峰”,诗人提到每次用餐时都会想起香积佛国的美味,行走时则常忆及妙高峰的庄严景象,展现了对佛教圣地的向往和崇敬。

颈联“潜消瘴热心含雪,暗记流年手种松”,描述了诗人内心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如同山长老一般,以清净之心化解烦恼,如同冬日之雪般纯净。同时,也暗指时间的流逝,通过亲手种植松树来记录岁月的变迁。

尾联“为扫莲花师子座,待馀重举绝言宗”,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与山长老相聚,共同探讨佛法,追求言语无法表达的真理,体现了对佛法深入研究的渴望和对山长老的尊敬。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与山长老之间深厚的友谊,又蕴含了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作者介绍

德清
朝代:明

(?—1623)明僧。滁州全椒人,字澄印,俗姓蔡。十二岁出家。万历中,在五台山为李太后主持祈储道场,李太后为造寺于崂山。后坐“私造寺院”戍雷阳,遇赦归。人称憨山大师。有《楞伽笔记》。
猜你喜欢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其十五山

浮杯东渡海门潮,鹫岭玄关路匪遥。

十载江湖曾惯历,五山风月自相招。

呼猿洞口行双涧,放鹤亭边入断桥。

直到妙高峰上望,昙华天雨满烟霄。

(0)

秋夜次学静刘先生韵

雨过月在窗,竹影如扫墨。

起来秋满庭,露气清可啜。

列宿木末明,流泉草间咽。

何处一声钟,悠悠度林樾。

(0)

送翟彦敬升中台察院书吏

名彦登乌府,清门可雀罗。

辟书催北上,行李及南讹。

天阔凉云积,江明暑雨过。

东门群掾集,更起续离歌。

(0)

送张克让

秋花白露芹,乡郡万山云。

官冷难为满,囊空政喜闻。

滩船牵月上,岭路入闽分。

有客来书辟,青霄记雁群。

(0)

题百马图为南郭诚之作

一马百马等马尔,百马一马势态异。

龙眠老李意脱神,代北宛西无不至。

楼兰失国龟兹墟,玉门无关但空址。

蒲萄逐月入中华,苜蓿如云覆平地。

始皇长城一万里,漠雨平添窟中水。

将军昔有李贰师,尺箠长驱万骐骥。

当时无乃或尔遗,龁草翻沙纵眠戏。

就中骁黠啮与踶,或示仁柔奔且逝。

循坡屹立意度閒,下首当膺若多智。

昂头振鬣彼者雄,似恐世间无猛士。

轮台诏下不更求,蕃使往来知礼义。

不徒嫁女事乌孙,祇以金缯相赠遗。

茫然圉牧不知谁,牝牡骊黄交乳字。

世有伯乐不愿逢,御若王良空善技。

汗血沟珠胡尔为,无能安并驽骀视。

唐家太平有天子,开元天宝周四纪。

是时天下政无事,深宫每欲妃子喜,教之舞数政如此。

渔阳鼙鼓动地起,禄儿见惯亦有以。

可怜零落四十匹,后来值得田承嗣。

(0)

次韵刘伯善康克正新春游冶城谒卞壸墓

青阳启初岁,朱旭焕微暄。

缅怀东晋国,渐及西州门。

宫庭今始敞,林墓古所存。

新萌集朝露,古树酣春云。

乃瞻杰栋起,恍若高羽翻。

忠精谅斯在,族绪尚滋蕃。

独惭数友陪,再拜千载坟。

自从司马帝,谁似卞将军。

宁辞下屈膝,且欲歌招魂。

皇皇晋南渡,往往齐东昏。

蕃维每轻视,叛乱不可言。

朝臣徒偃武,隐士且移文。

国事既扰扰,兵书谩纭纭。

位忘天宝定,势欲云梦吞。

谋谟失上策,板荡几中原。

云黑垂天鹏,涛白横海鲲。

星妖未陨夕,日驭将及曛。

地轴换坱圠,天柱撑昆崙。

孤臣卫兼霍,二子育与贲。

早知尽忠事,亦怀罔极恩。

将贻百世劝,岂念一朝勋。

当时遽尔否,此道定诸坤。

手足卫心腹,柯叶荫本根。

脱生愧人世,宁死万鬼邻。

少小史书见,始终父老闻。

情至剧造次,物变恒纠纷。

几萌一毫间,差远千里分。

可怜甘瓦砾,直欲讥玙璠。

食檗乃知苦,食桂乃知辛。

遐哉志士心,可与俗夫论。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