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夜听鸣琴,由来檐响斟。
天恩洵既渥,余志益丕钦。
章疏须裁决,庭轩此涖临。
畴咨期俊吁,自省惕虞箴。
砌草芳含润,宫槐绿更深。
敷言凡百尔,喜雨有同心。
彻夜听鸣琴,由来檐响斟。
天恩洵既渥,余志益丕钦。
章疏须裁决,庭轩此涖临。
畴咨期俊吁,自省惕虞箴。
砌草芳含润,宫槐绿更深。
敷言凡百尔,喜雨有同心。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御门日雨》。诗中描绘了在雨中的御门场景,表达了对天恩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身职责的严肃态度。
首句“彻夜听鸣琴,由来檐响斟”,以“鸣琴”象征君王的治理,通过“檐响斟”形象地描绘了雨滴落在屋檐上,如同琴声般清脆悦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
接着,“天恩洵既渥,余志益丕钦”两句,直接表达了对天恩的感激和敬畏之心。天恩在这里不仅指自然界的雨水,更寓意着君主的恩泽与庇护,诗人以此表达对君主的忠诚与敬仰。
“章疏须裁决,庭轩此涖临”则展现了君主处理政务的场景,强调了君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其对国家事务的直接干预和决策。
“畴咨期俊吁,自省惕虞箴”表明了君主在选拔人才时的慎重态度,同时也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警觉,避免过失。这体现了君主对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后半部分“砌草芳含润,宫槐绿更深”描绘了雨后花园的景象,草木因雨水的滋润而更加生机勃勃,宫槐在雨后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郁郁葱葱。这一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国家在君主的治理下繁荣昌盛。
最后,“敷言凡百尔,喜雨有同心”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施政理念的认同和支持,认为君主的政策如同喜雨一般,滋润万物,使国家和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君主在治理国家时的庄严责任、对自然现象的感悟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