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芳宁忍混尘寰,长伴高人水石间。
寒食禁烟过二月,江南春雪满千山。
烟云时傍孤根出,蜂蝶焉知此地閒。
琴阮相亲无俗韵,凡花艳质浪追攀。
幽芳宁忍混尘寰,长伴高人水石间。
寒食禁烟过二月,江南春雪满千山。
烟云时傍孤根出,蜂蝶焉知此地閒。
琴阮相亲无俗韵,凡花艳质浪追攀。
这首诗《幽兰》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脱俗的品质。
首句“幽芳宁忍混尘寰”,以“幽芳”开篇,点明了兰花的香气独特而高雅,不愿与世俗的尘埃混同,暗示了兰花的超凡脱俗。接下来,“长伴高人水石间”一句,将兰花置于山水之间,与高雅之人相伴,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的清高与不凡。
“寒食禁烟过二月,江南春雪满千山”描绘了兰花在寒冷时节依然盛开,即使是在江南春雪覆盖的山间,也依然保持着生机与活力,展现出其坚韧的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烟云时傍孤根出,蜂蝶焉知此地闲”则通过烟云环绕、蜂蝶不知兰花所在的情景,进一步烘托出兰花的孤独与宁静之美,同时也暗示了兰花虽处幽静之地,却依然吸引着自然界的生命前来探访。
最后,“琴阮相亲无俗韵,凡花艳质浪追攀”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与敬仰之情,认为兰花与琴阮(即古筝和阮咸)相得益彰,没有世俗的浮躁之气,而那些平凡的花朵只是徒有艳丽的外表,追逐着兰花的风华。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兰花的美丽与高洁,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都尉平生志高洁,书画流传两清绝。
此图点染出天机,万壑千峰生夕霏。
秋江浪白秋风急,碧树依微空翠湿。
北渚沙寒霜雁稀,西岩烟暝归舟集。
山人何如栗里翁,松间石上晚相从。
悠然笑别东林去,溪外犹闻精舍钟。
看图不觉幽兴发,满眼秋光动林樾。
会须努力尽王事,他年归泛东湖月。
卧听清吟销篆缕,抵得红箫否。
香挹素馨微,方曲疏帘,不辨凉生处。
老懒心情浑漫与,剩订花閒谱,学道未应妨,笑问维摩,可是朝华误。
凤楼西北关情地,喁喁酹花私语。
听雨前番,归云此夕,已是不禁离绪。荷衣漫与。
问双桨来时,旧逢欢处。
比翼鹣鹣,为谁颠倒意如许。
旗亭题句尚在,风流人共说,江上孙处。
醉墨空挥,秾春易失,月偃虚堂如雾。淩波路阻。
早负却搴芳,断肠尊俎。梦影迷离,晓钟惊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