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江边草》
《赋得江边草》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岸春芳草合,几处思缠绵。

向暮江蓠雨,初晴杜若烟。

静宜幽鹭立,远称碧波连。

送别王孙处,萋萋南浦边。

(0)
注释
岸:河边。
春芳草合:春天的花草繁茂。
几处:多处。
思:思绪。
缠绵:连续不断。
向暮:傍晚。
江蓠:江边的篱笆。
雨:雨。
初晴:刚刚放晴。
杜若烟:杜若(一种香草)的烟雾。
静宜:静美适宜。
幽鹭:白鹭。
立:站立。
碧波:绿色的波浪。
送别:送行。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这里泛指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南浦:古代送别的地方,常指江边。
翻译
岸边春意盎然芳草茂密,处处思绪纷飞缠绵不断。
傍晚时分江边的篱笆上细雨飘落,刚刚放晴的空气中杜若的烟雾缭绕。
静谧的画面中,白鹭静静地站立,与远处的碧波相连显得和谐。
在这送别友人的地方,南浦边的草木凄凄,情景令人感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的景象,充满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缠绵情感。首句“岸春芳草合”设置了整个画面:春天的花草在岸边生长交织,既是自然美景的展现,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复杂。

接着,“几处思缠绵”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主体,是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如同春草般繁盛、交织,难以割舍。

“向暮江蓠雨,初晴杜若烟”则是景物描写与心境的进一步铺陈。暮色中细雨绵绵,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感;而天气初晴,杜若之烟轻扬,更增添了一份飘渺和不定。

“静宜幽鹭立,远称碧波连”中的“幽鹭”形象,为诗中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孤独。远处的碧波连绵,则是对景色的一种延伸,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深邃和广阔。

最后,“送别王孙处,萋萋南浦边”则直接点出了诗作的情境——在江边与友人告别。春草萋萋,南浦之边,是对送别场景的具体描绘,也是对前文思念情感的实际落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以及在告别时刻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题红梅二首·其二

野桥山店记年时,管领春风有一枝。

却笑罗虬不解事,百篇空赋比红诗。

(0)

春情

新来不画远山眉,翠被春寒起更迟。

灵鹊定知人有喜,一双飞上万年枝。

(0)

辛亥七夕五首·其二

阿母西来降汉家,刚风万里送飞车。

空留千岁蟠桃核,白发到郎不见花。

(0)

闻筝

白发潘郎工锦筝,江南江北尽知名。

双手重弹白翎雀,犹是黄龙塞下声。

(0)

漫成·其一

今朝无酒只清坐,落笔犹有气淩云。

天下黄金贱如土,何人为购相如文。

(0)

归殳山一首寄杨德中丁一鹤

殳山即与浣花同,犬吠鸡鸣处处通。

卜宅定如唐杜甫,部符须得汉文翁。

荷歌夜雨衰犹绿,枣落秋风熟已红。

一鹤道人今可过,九龙山客试相从。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