坞僻云深石径纡,渐从平履涉崎岖。
烟沉远景山藏屋,林逗微明日堕湖。
佳境到时应就宿,肩舆停处合临图。
莫釐绝顶君还上,得似邻峰缥缈无。
坞僻云深石径纡,渐从平履涉崎岖。
烟沉远景山藏屋,林逗微明日堕湖。
佳境到时应就宿,肩舆停处合临图。
莫釐绝顶君还上,得似邻峰缥缈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游览洞庭东山的壮丽景色。首句“坞僻云深石径纡”,以“坞僻”点出山地的偏远,“云深”则渲染了云雾缭绕的神秘氛围,“石径纡”则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的景象,展现出登山的艰难与险峻。
接着,“渐从平履涉崎岖”,描述了从平缓的路途逐渐过渡到崎岖不平的山路,暗示了旅程的艰辛。接下来的“烟沉远景山藏屋,林逗微明日堕湖”,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远处的山峰与近处的房屋、森林与落日的湖面进行对比,展现了山间景色的层次感与丰富性。烟雾沉沉的远山仿佛隐藏着房屋,而林间的光线似乎在引导着微弱的日光落入湖中,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佳境到时应就宿,肩舆停处合临图”,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停留享受这一时刻的渴望。肩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在这里象征着旅途中的短暂休息,而“合临图”则意味着应当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留下永恒的记忆。
最后,“莫釐绝顶君还上,得似邻峰缥缈无”,表达了对登顶的决心与向往,同时也对邻近山峰的缥缈之感进行了感慨。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也蕴含了对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洞庭东山的壮丽风光,以及旅途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心灵触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倩娇莺姹燕,说不尽、此时情。
正小院春阑,芳园昼锁,人去花零。
凭高试回望眼,奈遥山远水隔重云。
谁遣风狂雨横,便教无计留春。
谁知雁杳与鸿冥。
自难寄丁宁。
纵柳院颦深,桃门笑在,知属何人。
衣篝几回忘了,奈残香、犹有旧时熏。
空使风头卷絮,为他飘荡花城。
问东君、既解遣花开,不合放花飞。
念春风枝上,一分花减,一半春归。
忍见千红万翠,容易涨桃溪。
花自随流水,无计追随。
不忍凭高南望,记旧时行处,芳意菲菲。
叹年来春减,花与故人非。
总使、梁园赋在,奈长卿、老去亦何为。
空搔首,乱云堆里,立尽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