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徵明游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三》
《奉和徵明游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三》全文
明 / 徐祯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坞僻云深石径纡,渐从平履涉崎岖。

烟沉远景山藏屋,林逗微明日堕湖。

佳境到时应就宿,肩舆停处合临图。

莫釐绝顶君还上,得似邻峰缥缈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游览洞庭东山的壮丽景色。首句“坞僻云深石径纡”,以“坞僻”点出山地的偏远,“云深”则渲染了云雾缭绕的神秘氛围,“石径纡”则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的景象,展现出登山的艰难与险峻。

接着,“渐从平履涉崎岖”,描述了从平缓的路途逐渐过渡到崎岖不平的山路,暗示了旅程的艰辛。接下来的“烟沉远景山藏屋,林逗微明日堕湖”,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远处的山峰与近处的房屋、森林与落日的湖面进行对比,展现了山间景色的层次感与丰富性。烟雾沉沉的远山仿佛隐藏着房屋,而林间的光线似乎在引导着微弱的日光落入湖中,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佳境到时应就宿,肩舆停处合临图”,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停留享受这一时刻的渴望。肩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在这里象征着旅途中的短暂休息,而“合临图”则意味着应当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留下永恒的记忆。

最后,“莫釐绝顶君还上,得似邻峰缥缈无”,表达了对登顶的决心与向往,同时也对邻近山峰的缥缈之感进行了感慨。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也蕴含了对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洞庭东山的壮丽风光,以及旅途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心灵触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徐祯卿

徐祯卿
朝代:明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79-1511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猜你喜欢

鹊桥仙·角声吹月

角声吹月,风声落枕,梦与柔肠俱断。
谁教当日太情浓,扬不下、新愁一段。
黄花开了,梅花开未,曾约那时相见。
莫教容易负幽期,怕真个、孤他泪眼。

(0)

南乡子·几日诉离尊

几日诉离尊。
歌尽阳关不忍分。
此度天涯真个去,销魂。
相送黄花落叶村。
斜日又黄昏。
萧寺无人半掩门。
今夜粉香明月泪,休论。
只要罗巾记旧痕。

(0)

木兰花慢·倩娇莺姹燕

倩娇莺姹燕,说不尽、此时情。
正小院春阑,芳园昼锁,人去花零。
凭高试回望眼,奈遥山远水隔重云。
谁遣风狂雨横,便教无计留春。
谁知雁杳与鸿冥。
自难寄丁宁。
纵柳院颦深,桃门笑在,知属何人。
衣篝几回忘了,奈残香、犹有旧时熏。
空使风头卷絮,为他飘荡花城。

(0)

八声甘州·问东君

问东君、既解遣花开,不合放花飞。
念春风枝上,一分花减,一半春归。
忍见千红万翠,容易涨桃溪。
花自随流水,无计追随。
不忍凭高南望,记旧时行处,芳意菲菲。
叹年来春减,花与故人非。
总使、梁园赋在,奈长卿、老去亦何为。
空搔首,乱云堆里,立尽斜晖。

(0)

谒金门·花簇簇

花簇簇。
触眼万条垂玉。
小院春深窗锁绿。
水沈风断续。
明月又侵楼曲。
羞向枕囊拘束。
只待夜深清影足。
醉来花底宿。

(0)

谒金门·风阵阵

风阵阵。
吹落杨花无定。
酒病厌厌三月尽。
花檀红自隐。
新绿轩窗清润。
月影又移墙影。
手捻青梅无处问。
一春长闷损。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