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泰山绝顶》
《登泰山绝顶》全文
清 / 吴长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行行仰止旧劳人,重上丹崖拱北辰。

雷动万方云作雨,山通大泽气先春。

金泥玉检传灵迹,翠柏沧松隔俗尘。

喜近天颜瞻咫尺,初升海日见精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泰山绝顶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行行仰止旧劳人,重上丹崖拱北辰”以“行行”开篇,暗示了攀登的过程,而“仰止”则表达了对泰山的崇敬之情。“旧劳人”可能指的是前人或历史上的登山者,强调了泰山作为历史与自然的交汇点的地位。接着,“重上丹崖拱北辰”描绘了再次登顶时的壮观景色,丹崖象征着山石的红润与坚韧,北辰则是北方天空中的北极星,此处用以比喻泰山在地理与文化上的重要性。

“雷动万方云作雨,山通大泽气先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泰山的气象万千。雷声轰鸣,云聚云散,化为雨水,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山与大泽相连,预示着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寓意着生机与希望。这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神秘。

“金泥玉检传灵迹,翠柏沧松隔俗尘”则转入对泰山独特文化的赞美。金泥玉检可能指的是古代文献或珍贵的记录,这里用来形容泰山承载的历史与文化痕迹。翠柏与沧松是泰山特有的植被,它们不仅增添了山林的生机,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长久的生命力,同时也起到了隔绝尘世喧嚣的作用,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庄严。

最后,“喜近天颜瞻咫尺,初升海日见精神”表达了诗人登顶后的喜悦与感慨。站在泰山之巅,仿佛能接近天庭,见到天子的面容,这种体验充满了神圣感。而“初升海日见精神”,则可能是诗人看到日出时的景象,太阳从海平线上升起,不仅照亮了大地,也赋予了万物新的活力与精神,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泰山的壮丽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吴长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雪山

昼漫漫地夜漫漫,高下峰峦总一般。

身在洞然明白里,勿于明白里头看。

(0)

立雪方丈

少室门庭冷似冰,可师曾此一沉吟。

夜阑各自知寒冷,莫待齐腰三尺深。

(0)

忆母二首·其一

胞衣瓶葬海南边,匝地鲸波到眼前。

有例可攀心未稳,蒲鞋卖不直多钱。

(0)

寄随守向大夫三首·其三

无弦琴上有希声,此遇知音作證明。

不犯指端弹一曲,碧琉璃界月三更。

(0)

阆州权兄归住锦屏

归家结束盖头茅,坐看青山久不磨。

切莫风前开臭口,恐人传作阆山歌。

(0)

蝶恋花.留董之南过七夕

一水盈盈牛与女。目送经年,脉脉无由语。

后夜鹊桥知暗度。持杯乞与开愁绪。

君似庾郎愁几许。万斛愁生,更作征人去。

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间岂有无愁处。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