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赐圆觉寺僧德信·其二》
《赐圆觉寺僧德信·其二》全文
宋 / 赵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坐久方知春昼长,静中心地自清凉。

人人圆觉何曾觉,但见尘劳尽日狂。

(0)
注释
坐久:长时间坐着。
方知:才意识到。
春昼长:春天白天漫长。
静中:在宁静中。
心地:内心。
自清凉:自然而然感到清凉。
人人:每个人。
圆觉:深刻的觉悟。
何曾:何时曾。
尘劳:世俗的劳苦。
尽日:整天。
狂:疯狂。
翻译
坐久了才体会到春天白天的漫长,静下心来内心自然感到清凉。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已察觉到真理,但他们却忙于世俗事务,整日疯狂追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慎的作品,名为《赐圆觉寺僧德信(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宁静清凉的景象和僧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坐久方知春昼长”,这句诗表明了作者在长时间的静坐中感受到春日的延绵,从而体悟到了时间的相对性。同时,这也反映出作者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

“静中心地自清凉”则是对这种内心体验的进一步描写。在宁静的心灵之地,自然会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这两句通过对比春日与内心的“长”和“清凉”,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人人圆觉何曾觉”,这里的“圆觉”指的是完全的觉悟或彻底的理解。诗人提出的问题是,人们都在追求圆满的觉悟,但实际上又有谁能真正达到这种状态呢?

最后一句“但见尘劳尽日狂”,则描绘出世间众生的喧哗与忙碌。他们沉迷于物欲和俗务之中,整天都在忙碌,而不知内心的平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禅修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间喧哗与内心宁静之间差异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赵慎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疏影 王元章墨梅图

山阴赋客。
怪几番睡起,窗影生白。
缥缈仙姝,飞下瑶台,淡伫东风颜色。
微霜恰护朦胧月,更漠漠、暝烟低隔。
恨翠禽、啼处惊残,一夜梦云无迹。
惟有龙煤解染,数枝入画里,如印溪碧。
老树枯苔,玉晕冰圈,满幅寒香狼藉。
墨池雪岭春长好,悄不管、小楼横笛。
怕有人、误认真花,欲点晓来妆额。

(0)

眉妩 七夕感事

又蛛分天巧,鹊误秋期,银汉会牛女。
薄命犹如此,悲欢事,人间何限夫妇。
此情更苦。
怎似他、今夜相遇。
素娥妒、不肯偏留照,渐凉影催曙。
私语钗盟何处。
但翠屏天远,清梦云去。
纵有闲针缕,相怜爱、丝丝空缀愁绪。
窃春伴侣。
问甚时、重画眉妩。
谩铅泪弹风,都付与洗车雨。

(0)

风入松 清明日湖上即事

寻春春在凤城东。
罗帕玉花骢。
美人半*垂鞭袖,游尘远、目断云空。
浅碧湖波雪涨,淡黄官柳烟蒙。
相如多病赋难工。
宿酒更频中。
归来自按新声谱,凭谁解、唱与东风。
一夜小窗疏雨,杏花明日应红。

(0)

凤凰台上忆吹箫箫 听沈野云吹箫醉后有赋

琪树锵鸣,春冰碎落,玉盘珠泻还停。
渐一丝风袅,悠*青冥。
疑把红牙趁节,想有人、记豆银屏。
何须数,琵琶汉女,锦瑟湘灵。
追思旧时胜赏,醉几度西湖,山馆池亭。
惯依歌花月,按舞娉婷。
岁晚相逢客里,且一尊、同慰漂零。
君休惜,吴音朔调,尽与吹听。

(0)

行香子 止酒五首

酒量无多。
不饮从他。
看黄垆、似隔山河。
渊明自止,醉尉谁呵。
也莫豪吟,莫狂舞,莫高歌。
鸥外风波。
蜗角干戈。
算百年、一梦南柯。
阅人传舍,随处行窝。
便富熏天,气盖世,待如何。

(0)

六州歌头 孤山寻梅

孤山岁晚,石老树查牙。
逋仙去。
谁为主。
自疏花。
破冰芽。
乌帽骑驴处。
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
踏残雪,趁晴霞。
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
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
水绕云遮。
思无涯。
又苔枝上,香痕沁,幺凤语。
冻蜂衙。
瀛屿月,偏来照,影横斜。
瘦争些。
好约寻芳客,问前度,那人家。
重呼酒。
摘琼朵。
插鬓鸦。
唤起春娇扶醉,休孤负锦瑟年华。
怕流芳不待,回首易风沙。
吹断城笳。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