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赴集贤院学士上赐宴应制得辉字》
《赴集贤院学士上赐宴应制得辉字》全文
唐 / 张说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侍帝金华讲,千龄道固稀。

位将贤士设,书共学徒归。

首命深燕隗,通经浅汉韦。

列筵荣赐食,送客愧儒衣。

贺燕窥檐下,迁莺入殿飞。

欲知朝野庆,文教日光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ányuànxuéshìshàngyànyìngzhìhuī
táng / zhāngshuō

shìjīnhuájiǎngqiānlíngdào
wèijiāngxiánshìshèshūgòngxuéguī

shǒumìngshēnyànwěitōngjīngqiǎnhànwéi
lièyánróngshísòngkuì

yànkuīyánxiàqiānyīng殿diànfēi
zhīcháoqìngwénjiàoguānghuī

翻译
在金华宫侍奉皇帝讲学,千年的圣道实属罕见。
设立官位以招揽贤士,与学生共同研读归来。
首先任命深思熟虑的燕隗,浅谈经义的汉韦也参与其中。
排列宴席以荣耀赐食,送别客人时我心中对儒者身份感到惭愧。
喜鹊在屋檐下窥视,欢快的黄莺飞入宫殿。
要了解朝野的欢庆,就在于文教日益辉煌的光芒中可见。
注释
侍帝:侍奉皇帝。
金华:金华宫。
千龄:千年。
道:圣道。
贤士:有才德的人。
学徒:学生。
首命:首先任命。
深燕隗:深思熟虑的燕隗(人名)。
浅汉韦:浅谈经义的汉韦(人名)。
愧:感到惭愧。
儒衣:儒者的衣服。
贺燕:喜鹊。
窥檐下:在屋檐下窥视。
迁莺:飞来的黄莺。
殿飞:飞入宫殿。
朝野:朝廷和民间。
文教:文化教育。
日光辉:日益辉煌的光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为学者们设宴的盛大场景,通过对宴会细节的描述,展现了当时崇尚文教、尊贤下士的文化氛围。

"侍帝金华讲"一句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庄严肃穆的宫廷学术交流环境,金华讲堂是皇帝召集学者们讨论学问的地方。"千龄道固稀"则表明这些学问讨论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和常态。

随后的"位将贤士设,书共学徒归"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学术氛围,学者们被安排就座,而书籍则是他们共同的归宿,暗示着知识的重要性和追求。

"首命深燕隗,通经浅汉韦"一句,则指出在这样的场合中,皇帝首先下令进行的是对经典深入浅出的研讨,这也是宴会的一个主要内容。"列筵荣赐食,送客愧儒衣"则表现了宴会上的盛况和皇帝对学者的恩惠。

"贺燕窥檐下,迁莺入殿飞"一句,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花瓣比作贺燕(来宾),形象地表达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宴会上的热闹场景。

最后,"欲知朝野庆,文教日光辉"则是全诗的高潮,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和宴会,展现了整个朝廷和社会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这种重视所带来的光明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示了一场充满学术氛围和文化盛宴的集会,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化教育的繁荣景象。

作者介绍

张说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屯田二首·其一

叶落归故根,孤云有时还。

凶年闾里尽,谁门今幸全。

全者自何归,皮肤半不完。

百租丛其身,欲诉谁见怜。

吾家十八军,独我犹从战。

昨当战交河,左髀贯双箭。

本不识犁锄,况复千亩租。

三诉吏不语,锁颈投囹圄。

(0)

石城乐

盈盈窈窕女,当门是谁家。

十三学画眉,十五檀琵琶。

邑中有卢家,此女名莫愁。

向前问此女,女闻双泪流。

二十嫁夫郎,重门阿阁房。

临窗种桐树,五年妾身长。

自渠下杨州,置妾守空楼。

悔不快剪刀,断水不东流。

(0)

祀白鹿先生迎送神辞三首·其一迎神

吹玉箫兮眺帆,浦横蔽江兮美无舸。

謇踯躅兮旋望,宛窈宨兮山之左。

陟山左兮降右,忽而来兮倏而去。

跨白鹿兮导两螭,色含笑兮心莫知。

既登兮山椒,复南陟兮石濑。

日冥冥兮欲暮,风飘飘兮吹蕙带。

(0)

青青者莆三章

青青者莆,生于污也。旟旐有翩,君子攸悲。

有荡者道,其木乔乔。有鸟哓哓,女有巢漂摇。

有石巉巉,在于中泉。我思溉罍,畏子不前。

(0)

宣城徐士元浮沈州县二十年始有南台之选其阅历多矣将能为国家建久远之策而不诡于玉石朱紫之辨乎故诗以叙别而不及其他

美人家在古宣州,少日曾同白下游。

青眼十年重酒盏,绿波千里又官舟。

江山近识桓生马,风月平分谢眺楼。

无限离情与乡思,暮天云树满汀洲。

(0)

砚瓦沟

鲁桥南畔拂尘衣,仰止东山思欲飞。

前去宫墙应甚近,砚沟新水墨花肥。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