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其七》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其七》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古风

古人重生男,豚酒庆亲戚。

桑弧射四方,言有四方役。

奉璋比德性,堕地要膂力。

如何晋公子,安乐忘所适。

(0)
翻译
古人重视男孩出生,用猪酒来庆祝与亲族的关系。
用桑木弓箭象征四方征战,意味着孩子将来要承担四方的职责。
献上玉璋,寓意孩子品德高尚,出生就要求有强壮的体魄。
然而晋国公子重耳,却在安逸中忘了追求自己的目标。
注释
古人:古代社会。
重生:非常珍视。
豚酒:猪酒,古代的一种庆祝方式。
亲戚:家族成员和亲戚。
桑弧:桑木制成的弓。
四方:各个方向,这里指天下。
役:职责,任务。
奉璋:献上玉璋,古代用于祭祀或表示敬意。
比德性:比拟高尚的品德。
膂力:体力,力量。
晋公子:指晋国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
安乐:安逸快乐的生活。
忘所适:忘记了自己的目标或使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其七)》中的片段。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男孩的期望和重视。诗中提到古人崇尚男孩,认为男孩出生是值得庆祝的,因为会用桑木弓箭象征性地训练他们,期待他们将来能承担四方的职责。同时,男孩子被期望具备高尚的品德(奉璋比德性),以及强壮的体魄(堕地要膂力)。然而,诗中也以晋公子为例,暗示了即使如贵公子这般身份,也不能忘记自身的使命和追求,不应过于沉溺于安逸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揭示了古代家庭和社会对于男性成长的期望,以及对个人责任与理想追求的警示。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将往滁城恋新竹,简崔都水示端

停车欲去绕丛竹,偏爱新筠十数竿。
莫遣儿童触琼粉,留待幽人回日看。

(0)

因省风俗,与从侄成绪游山水,中道先归寄示

累宵同燕酌,十舍携征骑。
始造双林寂,遐搜洞府秘。
群峰绕盘郁,悬泉仰特异。
阴壑云松埋,阳崖烟花媚。
每虑观省牵,中乖游践志。
我尚山水行,子归栖息地。
一操临流袂,上耸干云辔。
独往倦危途,怀冲寡幽致。
赖尔还都期,方将登楼迟。

(0)

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

弱志厌众纷,抱素寄精庐。
皦皦仰时彦,闷闷独为愚。
之子亦辞秩,高踪罢驰驱。
忽因西飞禽,赠我以琼琚。
始表仙都集,复言欢乐殊。
人生各有因,契阔不获俱。
一来田野中,日与人事疏。
水木澄秋景,逍遥清赏馀。
枉驾怀前诺,引领岂斯须。
无为便高翔,邈矣不可迂。

(0)

途中书情,寄沣上两弟,因送二甥却还

华簪岂足恋,幽林徒自违。
遥知别后意,寂寞掩郊扉。
回首昆池上,更羡尔同归。

(0)

览褒子卧病一绝,聊以题示(沈氏生全真)

念子抱沉疾,霜露变滁城。
独此高窗下,自然无世情。

(0)

送李二归楚州(时李季弟牧楚州,被讼赴急)

情人南楚别,复咏在原诗。
忽此嗟岐路,还令泣素丝。
风波朝夕远,音信往来迟。
好去扁舟客,青云何处期。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