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琼额黄且勿誇,回眼视此风前葩。
家家融蜡作杏蒂,岁岁逢梅是蜡花。
世间真伪非两法,映日细看真是蜡。
我今嚼蜡已甘腴,况此有味蜡不如。
只愁繁香欺定力,薰我欲醉须人扶。
不辞花前醉倒卧经月,是酒是香君试别。
智琼额黄且勿誇,回眼视此风前葩。
家家融蜡作杏蒂,岁岁逢梅是蜡花。
世间真伪非两法,映日细看真是蜡。
我今嚼蜡已甘腴,况此有味蜡不如。
只愁繁香欺定力,薰我欲醉须人扶。
不辞花前醉倒卧经月,是酒是香君试别。
这首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蜡梅》诗,通过对蜡梅花的独特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腊梅的喜爱和独特感受。首句“智琼额黄且勿誇”,以智琼比喻蜡梅花的黄色,暗示其色泽之美,但提醒读者不要过分夸大。次句“回眼视此风前葩”,诗人转而凝视蜡梅花,将其置于风中,凸显其坚韧与清雅。
接下来两句“家家融蜡作杏蒂,岁岁逢梅是蜡花”运用了比喻,将蜡梅比作融化的蜡制成的杏蒂,形象地描绘出蜡梅的形态和质感,同时也暗含了蜡梅在寒冬中绽放的不易。诗人进一步指出,世间真假难辨,唯有蜡梅在阳光下才能显露出真实身份——蜡质的质地。
“我今嚼蜡已甘腴,况此有味蜡不如”表达了诗人对蜡梅的独特品味,认为咀嚼蜡梅虽有滋味,但还是不及蜡梅本身的风味。诗人担心蜡梅浓郁的香气会让人难以抵挡,甚至可能醉倒,“熏我欲醉须人扶”,流露出对蜡梅香气的深深迷恋。
最后两句“不辞花前醉倒卧经月,是酒是香君试别”,诗人愿意在花前沉醉,甚至长眠不起,以此来体验蜡梅的香气,让读者自行分辨这是酒香还是花香,展现出诗人对蜡梅之美的极度欣赏和痴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蜡梅的美质和香气,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