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葆清值雨二首·其二》
《葆清值雨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岳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松竹锁灵宅,尘埃了不侵。

洞龙随剑吷,槛鹤识琴心。

路指三峰近,山通一径深。

壁间少年字,陈迹不堪寻。

(0)
注释
松竹:松树和竹子,象征坚韧与高洁。
灵宅:神圣或隐秘的住所。
尘埃:世俗的纷扰。
了不侵:完全不受影响。
洞龙:传说中的龙,可能象征神秘力量。
剑吷:剑鸣声,代指武学或剑术。
槛鹤:笼中之鹤,常用来比喻高洁之士。
琴心:琴声所表达的情感或心境。
路指:道路指向。
三峰:三座山峰,代表远方或目标。
一径深:一条深远的小路。
少年字:年轻人的字迹,可能暗示历史或过去。
陈迹:旧时的痕迹。
不堪寻:难以找到或追溯。
翻译
松树和竹子守护着神圣的居所,尘世的纷扰无法侵入。
洞中的龙随着剑鸣而显现,笼中的鹤能理解琴声中的意境。
道路指引着接近那三座山峰,山路深入其中幽深无比。
墙壁上的少年笔迹,旧时的痕迹已难以追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岳珂的《葆清值雨二首(其二)》中的一联,主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山居景象。"松竹锁灵宅",以松竹象征高洁的品格和隐逸的生活环境,"灵宅"则暗指诗人的心灵归宿。"尘埃了不侵",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尘世纷扰的追求。

"洞龙随剑吷",运用神话意象,洞中的龙似乎随着剑的鸣声起舞,增添了神秘与灵动的气息。"槛鹤识琴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连笼中的鹤都能理解他的琴音所传达的情感。

"路指三峰近,山通一径深",描绘了山间小径蜿蜒深入,引导着诗人通往那三座峰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探索的乐趣。最后两句"壁间少年字,陈迹不堪寻",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曾经的年轻人留下的痕迹,如今已难以追寻,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回忆,体现了宋人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文人情怀。

作者介绍
岳珂

岳珂
朝代:宋   字:肃之   号:亦斋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生辰:公元1183~公元1243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猜你喜欢

新竹

新竹不数辈,岁悭非地贫。

破苔方挺出,突屋已长身。

未害少为贵,居同德有邻。

山中乏朋友,舍尔复谁亲。

(0)

梅花六首·其四

梅从何逊骤知名,句入林逋价转增。

佳故品题因度远,暗能摸索为香凝。

每逢陈迹空搔首,不见斯人但服膺。

菊径依依怀靖节,瓜田草草念东陵。

(0)

晚晴四首·其四

不知林薄上新月,但见村墟生远烟。

满地蝉声争嘒嘒,连溪鹭影落翩翩。

旧时不负登临集,未老还为疾病缠。

赖得一晴供节物,未妨七字发孤妍。

(0)

寄彭元思

忆昨寄书今几日,缺然无地接殷勤。

秋风红叶堪题句,寒夜青灯忆对君。

三径吾将归问路,一尊何日再论文。

番湖政与冰溪接,鸡犬虽遥亦共闻。

(0)

寄送府判寺簿先生二首·其二

朱游不肯留东阁,子政犹须校秘书。

自有大名喧宇宙,岂劳当路借吹嘘。

舟中加意护寝饭,日下即当来诏除。

大厦如山要梁栋,不应空赋爱吾庐。

(0)

寄赵著作

有客东来为我言,诏书传已下修门。

幡然要识朝廷意,易此方明父子恩。

物望祇今谁得似,道行宁负夙心存。

公其大作斯民庇,我亦耕桑安故园。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