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晓津亭驿骑多,中原道路此经过。
镇淮楼影临官渡,浮弋山光带寨河。
白氎尚存京洛俗,青翰空忆越人歌。
北风吹雪千馀里,零乱貂裘奈尔何。
候晓津亭驿骑多,中原道路此经过。
镇淮楼影临官渡,浮弋山光带寨河。
白氎尚存京洛俗,青翰空忆越人歌。
北风吹雪千馀里,零乱貂裘奈尔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经官渡河时所见之景,以及对过往历史与文化的感慨。首联“候晓津亭驿骑多,中原道路此经过”,以清晨的官渡河为背景,描绘了驿站马蹄声声,繁忙的景象,暗示了这条道路在中原地区的重要性。颔联“镇淮楼影临官渡,浮弋山光带寨河”则通过镇淮楼和山光水色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痕迹。
颈联“白氎尚存京洛俗,青翰空忆越人歌”转而抒发了对古代文化和风俗的怀念之情。“白氎”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布料,“京洛俗”指京城洛阳的习俗,“青翰”可能是指古代的船只或竹简,“越人歌”则是对南方文化的一种追忆。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与文化的深深眷恋。
尾联“北风吹雪千馀里,零乱貂裘奈尔何”以北风、飞雪和貂裘作为意象,渲染了一种凄凉与孤独的氛围。北风千里,雪花纷飞,貂裘虽暖,却难以抵御寒冷与孤独。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或许是对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无奈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历史、文化以及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复杂心情。
自得京中平安书,思君不见闻君癯。
十年重晤颜色好,樽前快展生还图。
人在图中恍隔世,客来座上还如初。
试从貌似求神似,何必今吾非故吾。
此行作吏何脱洒,昔日为郎应魁梧。
换骨苦无仙药妙,现身仍落粗官粗。
愿君出岫为霖雨,苍生引领歌其苏。
眼前芳草枯荣幻,芷兰留得春风嘘。
劝君莫羡郑鹧鸪,且随王乔飞双凫。
人生天地如寄耳,局促拘挛胡为乎。
三毫细琐莫添颊,七尺昂藏善保躯。
眼中之人吾未老,他日相对应不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