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其三》
《梅花·其三》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沙笼寒月树笼烟,香彻龙溪水底天。

斜隔竹林窥未得,更寻西路上渔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沙笼寒月树笼烟",诗人以月光笼罩在沙滩和朦胧的树影中,营造出一种冷寂而迷蒙的氛围。"香彻龙溪水底天",通过暗示梅花香气弥漫深远,直达溪水最深处,甚至穿透了天际,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香气的持久。"斜隔竹林窥未得",诗人隔着竹林试图一探究竟,但仍未见梅花真容,增添了探寻的趣味和悬念。最后一句"更寻西路上渔船",诗人决定沿着小路寻找,期待在渔船上找到梅花的踪迹,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让人想象在江边渔舟上发现梅花的惊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夜、梅花、竹林和渔船为元素,构建了一幅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追寻和欣赏之情,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陈献章的这首《梅花(其三)》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次韵子美寄彦章同游惠山之作

结庐寂无车马喧,雀罗可设深扃门。

北窗一枕半成梦,剥啄叩户惊心魂。

故人见过适我愿,相与携手游山樊。

春风桃李已零落,孟夏草木行滋繁。

下瓢共酌陆子井,策杖更步公垂园。

山肴野蔌助清赏,此心非子将谁论。

人生聚散如露电,访旧叹息无多存。

区区得失何足较,瑟僩但期终不谖。

嗟予夙昔志四海,远游欲学飞鸿轩。

南征曾上帝子阁,暮雨朝云相吐吞。

西山积翠多爽气,大江萦练方东奔。

十年回首如梦到,旧事今复闻公言。

迩来百念已灰冷,但愿痛饮穷朝昏。

新交渐鲜俗缘久,省要更觉情怀敦。

山中蕙帐不落寞,无复怨鹤啼惊猿。

平生有意师老氏,以退为进卑为尊。

致君泽物付公等,我乃送老溪前村。

置之此事勿复道,且须吸尽黄金樽。

(0)

再赋芭蕉

带雨移根润,惊雷展卷新。

清阴浸白氎,碧色照乌巾。

戒酒杯翻叶,挥风扇傍人。

幽姿随处好,休问不坚身。

(0)

春雨

春晚雨声碎,天深云影低。

萧萧度远岫,脉脉涨前溪。

芳润归花蕾,清寒作燕泥。

池塘梦生草,碧色已凄迷。

(0)

次韵邓志宏梅花

空山极望皆黄苇,欲挽天河聊一洗。

溪边的皪见梅花,冷蕊疏枝澹烟水。

安得健步移我堂,清夜桂魄来孤光。

人寰尘土飞不到,鼻观寂寂闻天香。

吾衰文思久不起,见子新诗端可喜。

落英坐使笑天桃,结实定知非苦李。

年来踪迹堕空濛,与子追随邈未穷。

琢磨妙句觑天巧,为我一振诗家风。

(0)

用前韵留别诸弟

久陪鸳鹭日朝天,却爱江湖作散仙。

但有园林种松菊,便胜冠冕著貂蝉。

棣华春早相辉映,雁序风高自后先。

暂此睽离休怅望,为荒三径徯予还。

(0)

草堂

径入小庭迂,登登岂按图。

主人缘雅趣,有客爱规模。

鸥与邻翁狎,船从稚子呼。

何当迎接汝,有梦隔江湖。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