睆睆休嫌笏与绅,如公本是九包人。
读书只用三冬足,学道从来一色醇。
太尉谈辞仍玉麈,侍中风韵更纱巾。
谁言上界多官府,亦许散仙追后尘。
睆睆休嫌笏与绅,如公本是九包人。
读书只用三冬足,学道从来一色醇。
太尉谈辞仍玉麈,侍中风韵更纱巾。
谁言上界多官府,亦许散仙追后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题为《再蒙宠示佳什殆无遗巧勉成二章一以报佳贶一以自贻(其一)》。诗中,诗人以诙谐的口吻表达了对朋友才情的赞赏和对自己读书学道生活的自述。
首句“睆睆休嫌笏与绅”,意指不必过于拘泥于官场礼节,暗示朋友才华出众,即使手持笏板(官员手杖)和绅带(官服腰带),也掩盖不住其内在的光芒。接下来,“如公本是九包人”赞扬朋友学识渊博,如同拥有众多学问的智者。
“读书只用三冬足”,诗人夸赞朋友读书勤奋,只需三个冬季的时间就足够深厚了,强调了他的刻苦和效率。接着,“学道从来一色醇”赞美朋友在学术追求上的纯粹和一贯性。
“太尉谈辞仍玉麈,侍中风韵更纱巾”描绘了朋友言谈举止的风采,如太尉般言辞犀利,侍中般的风度翩翩,形象生动。最后两句,“谁言上界多官府,亦许散仙追后尘”则以幽默的方式,说虽然官场繁杂,但朋友的才华足以让世人瞩目,甚至可以媲美散仙,流露出对朋友超越世俗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赞美了朋友的才情和品性,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我理想的追求。
蜻蜓偷眼凉多,飞随小舫摇空翠。
西泠五月,碧罗初染,冰壶乍洗。
多丽香车,閒情椒壁,梦尘空徙。
载荷心酒苦,桐枝弦澹,看一阵,风漪细。
更谱玲珑散水。战长林、叶间疏吹。
高寒更忆,回峰隐舍,鸣泉僧寺。
易得惊秋,菰芦深处,此歌堪倚。
渐钟催人散,平波坠露,点青萤尾。
趁时梳里,恰明姿玉润。花朵盈盈压危鬓。
更横波犀利、巧步尖纤,谁得似,一种可人风韵。
綵云行不得,笳啭音高,羯鼓匀圆四弦紧。
衮遍小凉州、浅立筵前,又软语、流莺声近。
长记得、相逢踏青时,看细马春衫、倍怜轻俊。
南来不惮蛮天路。笑风流、解作琼州香估。
多食女槟榔,蚤已消蚕蛊。废著随人殊不富。
问几时、挥金如土。迟暮。恨多日佯狂,功名难取。
筋力枉负熊罴。悔英雄未结,淮阴无伍。
且向钓鱼台,更一竿烟雨。
天饿王孙应有意,教识得、城东仙妪。君去。
看年少屠中,有谁欺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