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灯火已萧然,扫巷游人更雪天。
厌听落梅翻永夜,喜看飞絮卜丰年。
狂随戏蝶装罗髻,巧逐纤腰上舞筵。
明日瑶阶对琼树,会须微月与争妍。
山城灯火已萧然,扫巷游人更雪天。
厌听落梅翻永夜,喜看飞絮卜丰年。
狂随戏蝶装罗髻,巧逐纤腰上舞筵。
明日瑶阶对琼树,会须微月与争妍。
这首宋代家铉翁的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赵任卿在不同年份元宵节的场景对比。首句“山城灯火已萧然”展现了去年山城元宵之夜的冷清,而“扫巷游人更雪天”则增添了冬日雪景的寂寥。诗人对去年热闹的回忆与今年小雪中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厌听落梅翻永夜,喜看飞絮卜丰年”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凋零的厌倦,转而期待飘落的柳絮预示丰收,流露出对生活的期盼和对自然的观察入微。
“狂随戏蝶装罗髻,巧逐纤腰上舞筵”通过戏蝶和舞者的形象,描绘了去年狂欢的欢乐气氛,而今年则是“独坐无聊”,只有雪花陪伴。
最后两句“明日瑶阶对琼树,会须微月与争妍”展望未来,诗人想象自己在洁白如玉的琼树下,只有微月相伴,虽然寂寞,但仍不失雅致,暗含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生活的深深怀念。
修竹满舍傍,长松当道周。
青山生白云,隐隐屋上头。
出门见溪水,有桥复有舟。
天风作前驱,时引幽人游。
琴尊侑高谈,兴尽不强留。
静游羲皇梦,閒听尧民讴。
命笔书暄凉,山林有春秋。
独乐得深味,岂尝抱先忧。
莫问此何人,吾当意中求。
卢家语燕栖画梁,美人夜半宴兰房。
瑶琴欲奏弦更张,移宫换羽声低昂。
歌喉舞袖竞韶光,花颜照人藕骨香。
欢娱欲尽解鸣珰,宁知杖策走咸阳。
君门咫尺不得见,空弹长铗歌清商。
世路崎岖行不易,丈夫未遇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