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季父习静哀诗四首·其二》
《季父习静哀诗四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忆在婴儿日,常依少父傍。

不嗔仲容小,犹记阿宜长。

诲语祛蒙吝,埋辞愧惰荒。

从今有疑义,无复叩山房。

(0)
翻译
回忆起我年幼时,常常依偎在父亲身旁。
不怪责仲容年纪小,还记得阿宜曾长者风范。
父亲的教诲驱散了我的愚昧和吝啬,他的言语深深触动,让我感到惭愧和懒散的无益。
从今以后遇到疑惑,我不再求助于山中的隐居之所。
注释
婴儿日:幼年时期。
少父:父亲。
嗔:责怪。
仲容:可能是诗人的弟弟或朋友的名字。
阿宜:可能是诗人的母亲或其他长辈。
诲语:教诲的话语。
祛:驱散。
蒙吝:愚昧和吝啬。
埋辞:深藏的话语。
愧惰荒:惭愧和懒散。
山房:山中的隐居处。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与个人回忆的古典诗歌。诗中“忆在婴儿日,常依少父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童年时光的温馨记忆,那时候总是离不开父亲的庇护。这段经历对于诗人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的“不嗔仲容小,犹记阿宜长”则描绘了一种家庭氛围,其中兄弟姐妹间的和睦与父母对子女的宠爱显然是诗人所珍视的美好回忆。这里的“阿宜长”可能指的是一位温柔慈爱的母亲或女性亲属,她的话语和教诲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然而,随后的“诲语祛蒙吝,埋辞愧惰荒”则流露出了一种自我反省的情感。诗人似乎在回顾过去所受教导时,对自己曾经的不懂事、怠慢学习感到懊悔和自责。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反思,也透露着诗人对于知识与修养的渴望。

最后,“从今有疑义,无复叩山房”表达了诗人面对未来的决心:在遇到困惑或疑问时,不再像过去一样寻求他人的指导,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真理。这一转变也许反映了诗人成长过程中对于自立和独立思考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家庭温情的一种怀念,也透露出个人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学习、自我提升的精神状态。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浣溪沙.黄钟

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出帘踏袜趁蜂儿。

跳脱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四弦悲。夜寒谁肯剪春衣。

(0)

吴江鲈乡亭

中郎台榭据江乡,雅称诗翁赋卒章。

莼菜鲈鱼好时节,秋风斜日旧烟光。

一杯有味功名小,万事无心岁月长。

安得便抛尘网去,钓舟闲倚画栏傍。

(0)

别叔父昆山丞

父子兼知己,扶携共白头。

又为千里别,未使寸心休。

鸟雀空庭晓,风霜落木秋。

近亲零落尽,更觉别离愁。

(0)

西江月.七夕

我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欢情尽逐晓云空。

愁损舞鸾歌凤。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独卧西风。

西风还解过江东。为报佳期入梦。

(0)

秋风曲

秋风吹雨鸣窗纸,壮士不眠推枕起。

床头金尽酒尊空,枥马相看泪如洗。

鸿门霸上百万师,安西北庭九千里。

帐前画角声入云,陇上铁衣光照水。

横飞渡辽健如鹘,谈笑不劳投马箠。

堂堂羽檄从天下,夜半斫营孱可鄙。

拾萤读书定何益,投笔取封当努力。

百斤长刀两石弓,饱将两耳听秋风。

(0)

独醉

老伴死欲尽,少年谁肯亲。

自怜真长物,何啻是陈人。

江市鱼初上,村场酒亦醇。

颓然北窗下,不觉堕纱巾。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