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判府陈秘丞·其二》
《上判府陈秘丞·其二》全文
宋 / 徐鹿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向来一榻下南州,此事无传阅几秋。

顾我风流非孺子,乃今天幸事王侯。

颓波甚矣谁能返,砥柱岿然好镇浮。

唤起东湖风月梦,请为榱桷备兼收。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鹿卿所作,名为《上判府陈秘丞(其二)》。诗中描绘了对陈秘丞的赞美与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反思。

首句“向来一榻下南州”,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陈秘丞在南州的低调生活,暗示其虽身处高位,却能保持谦逊和低调。接着,“此事无传阅几秋”则表达了对这种高尚品质的赞赏,同时感叹这样的事迹在历史长河中可能被遗忘。

“顾我风流非孺子,乃今天幸事王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自己与陈秘丞,强调了陈秘丞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官员,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君子。他不仅在位时能为百姓谋福利,更是品德高尚,堪比古代的贤王。

“颓波甚矣谁能返,砥柱岿然好镇浮。”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当时的社会风气比作波涛汹涌的大海,而陈秘丞则是屹立不倒的砥柱,稳定了动荡的局面,象征着他的影响力和正直品格。

最后,“唤起东湖风月梦,请为榱桷备兼收。”诗人希望陈秘丞能像东湖的美景一样,唤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且愿意为陈秘丞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维护和传承这种高尚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陈秘丞个人品质的赞美,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高尚人格的崇尚。

作者介绍
徐鹿卿

徐鹿卿
朝代:宋   字:德夫   号:泉谷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生辰:1170—1249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西园遣兴

长日掩柴门,无复经行客。

白云媚春兰,纷纷落枕席。

(0)

七月二十六日出城西相营外逻城和几山

溪上路傍路,郭西关外关。

村村多绿树,处处是青山。

(0)

玉溜泉

水石净娟娟,殊方一洞天。

山开一窦小,泉散乱珠悬。

味出云根冷,光含露蕊鲜。

泠泠飘素玉,洒洒韵朱弦。

膏泽翳荒谷,朝宗委大川。

奈兹阻穷僻,何以效微涓。

漱润窥丹罅,寻源倚翠巅。

竹瓢分乳液,松鼎起茶烟。

马上馀幽响,瑶琴为尔传。

(0)

题俞国昌画送周伯明侍御擢大理丞奉母还南都

碧树丹霞外,孤亭返照中。

江流连瀚海,山势逼崆峒。

渡古敧桥断,村荒曲岸通。

衔杯秋色薄,卷幔霁烟空。

望里星河迥,吟边雨露同。

北台馀爽气,南国避高风。

竹笋迎船好,江鱼入馔丰。

平生甘旨意,况逐板舆东。

(0)

白莲道中

寒云落叶见秋容,客路间关思已慵。

仄石悬槎难度马,空山长日只看松。

家家引竹分泉溜,处处因滩作水舂。

欲访玉华仙隐迹,清溪遥望隔芙蓉。

(0)

送何复所方伯赴湖藩

仙帆渺渺隔天涯,一望秋风思不支。

闽渚有龙遗剑在,楚山无雁得书迟。

论心漫忆陈蕃榻,揣分真惭鲍叔知。

巳向丘园怀旧隐,弹冠直恐负深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