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全文
唐 / 子兰   形式: 乐府曲辞

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

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

岂不是流泉,终不成潺湲。

洗尽骨上土,不洗骨中冤。

骨若比流水,四海有还魂。

空流呜咽声,声中疑是言。

(0)
翻译
旅客在长城脚下停留,让马匹在长城的凹处饮水。
马儿嘶鸣,似乎闻到了水中夹带的血腥,那是浸泡着战士遗骨所致。
这怎能算是一股清泉呢,它永远无法成为那轻柔流动的小溪。
水流能冲刷掉骨头上的泥土,却洗不去骨头里深藏的冤屈。
如果骸骨能随流水漂泊,或许四海之大能让它们的灵魂得到归宿。
但河流仅带着呜咽之声流淌,那声音里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注释
游客:旅行的人。
长城: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饮马:让马饮水。
长城窟:长城下的凹陷处,可能积水成池。
马嘶:马的叫声。
水腥:水中带有血的腥味。
征人骨:战死士兵的遗骨。
流泉:流动的泉水。
潺湲:形容水流缓慢的样子。
骨上土:遗骨表面的泥土。
骨中冤:比喻深刻的冤屈和不幸。
比流水:跟随水流漂泊。
还魂:灵魂得到解脱或重生。
空流:独自流淌。
呜咽声:像哭泣一样的水流声。
疑是言:好像在说话,传递某种信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塞景象,游客在长城下驻足,战马饮于长城脚下的山洞之中。马儿闻到水中的腥味,便嘶鸣起来,因为水中似乎含有士兵的尸骨。这股水流不是普通的溪泉,它不仅冲刷着岩石,也带走了战争留下的血腥。

诗人通过“洗尽骨上土, 不洗骨中冤”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怀和哀悼。长城下流淌的水虽然能够清洗掉附着在白骨上的尘土,却无法洗净那些死去战士心中的怨恨。

“骨若比流水,四海有还魂”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逝者灵魂的关怀和对历史悲剧的反思。长城下的骨骸如同流水一般众多,而这些亡魂在四面八方游荡,似乎仍然徘徊在人间,寻找着他们的归宿。

最后两句“空流呜咽声,声中疑是言”则营造出一种超自然的情境。长城下的溪水,仿佛带有哀伤的哭泣之声,这些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但又模糊不清,让人难以辨识。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于战争、生死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一种哀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
子兰

子兰
朝代:唐

唐昭宗朝文章供奉,诗一卷。(出《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四)。 
猜你喜欢

场中劳瘁弗怡偶念守谷赠韵再叠六首·其五

江乡冰月与云烟,代有翛然避世贤。

短楫子能乘远兴,老夫居住淀湖前。

卧吹长笛鱼龙起,坐掬寒泉水荇鲜。

怪底连宵幽意动,梦骑黄鹤挟飞仙。

(0)

甘翁六十寿诗和乃弟几山司空韵二首·其一

美人家住芙蓉国,仙宅岧峣云雾窗。

洞口春游花作阵,湖心晴泛水平江。

真诠箓授五千字,瀛海筹输三十双。

即向长安望南极,寿星昨夜照西邦。

(0)

送许龙石之南少宰

金陵宫阙五云生,银汉兰舟送子行。

南北曹分原并重,山川地胜有馀清。

官斋剪烛题春雨,钟峤支颐看晚晴。

旧学名高三十载,岂容旌节滞江城。

(0)

和桂洲阁老赐宴礼部记恩遇诗二首·其二

九载黄扉秉国钧,千年紫气际昌辰。

衣冠总荷天家泽,省署遥连禁院春。

晴旭浓薰花草丽,暖风细逐管弦新。

极知此日酬恩志,不负平生报主身。

(0)

再次二首并述怀·其二

乾坤何处托云山,无限幽怀怅望间。

忙里诗篇聊漫尔,老来情事易相关。

蹉跎岁月妨公务,潦倒风尘益病颜。

猿鹤休教怨迟暮,小山丛桂会须攀。

(0)

伏波庙二首·其一

伏波遗庙俨空山,落日长烟苍莽间。

草色有情侵座绿,苔花无数上衣斑。

勋名直拟留千古,英爽犹能弭百蛮。

我欲为公昭素节,一杯江水荐潺湲。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