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暗莫遽寝,庭空成漫行。
蚊喧方夏聚,虫咽已秋鸣。
月淡星能著,云疏电或明。
可人非故乏,幽处莫能并。
室暗莫遽寝,庭空成漫行。
蚊喧方夏聚,虫咽已秋鸣。
月淡星能著,云疏电或明。
可人非故乏,幽处莫能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怀明叔晚题》。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室内和庭院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室暗莫遽寝"写出了环境的昏暗,暗示诗人难以入睡;"庭空成漫行"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只能在空荡的庭院中随意漫步。接着,诗人以"蚊喧方夏聚,虫咽已秋鸣"描绘了夏末秋初的自然变化,夏蚊聚集的喧闹与秋虫低鸣的凄凉形成对比,寓言时光的流转。
"月淡星能著,云疏电或明"进一步渲染了夜色,淡淡的月光和稀疏的星光与偶尔划过的闪电形成画面,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最后,诗人感慨"可人非故乏,幽处莫能并",表达了对友人不在身边的遗憾,以及在这种幽静环境中更强烈地感受到孤独。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夏末秋初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孤寂心境。
幕挂春烟,簟铺秋水。高枕横眠,鼻雷聒耳。
烁石流金总不知,何须殿阁薰风至。
又谁管九十日种粟烧畬,说甚么十三番悟明自己。
灼然是个无烦恼,阎家倒退三千里。
其或未然,莫道瓮中常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