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虽多贤,相过每希阔。
今夕复何夕,共此青天月。
邻园初刬筑,咫尺夷且洁。
胡床占势便,漫不就行列。
素华正冲融,湛露已凝冽。
群星亦自喜,点点欲萤灭。
衣襟稍凄凉,何处有炎热。
夐宜在山谷,乃复近城阙。
高谈追鸿冥,不堕世羁绁。
趣驾公等归,晨鸡有朝谒。
王城虽多贤,相过每希阔。
今夕复何夕,共此青天月。
邻园初刬筑,咫尺夷且洁。
胡床占势便,漫不就行列。
素华正冲融,湛露已凝冽。
群星亦自喜,点点欲萤灭。
衣襟稍凄凉,何处有炎热。
夐宜在山谷,乃复近城阙。
高谈追鸿冥,不堕世羁绁。
趣驾公等归,晨鸡有朝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游园的宁静画面,诗人在月光下与友人共同享受着清凉的夜晚。王城中的士人虽然众多,但能真正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却不常见。这一夜,他们一起仰望同一个清澈的蓝天和明亮的月亮。
邻近的园林刚刚修剪过,环境整洁而安静。胡床(一种草本植物)随处可见,它们的生长状态似乎在告知着某种自然之道。而诗人似乎对这种生活状态感到满意,不急于行动,只是在随意地观察周围的景象。
素华可能指的是月亮,正冲融表明它的光芒洒落得非常柔和。湛露已凝冽则是说夜晚的空气中已经开始有了凉意。群星在天空中闪烁,每一颗星星都似乎在享受着自己的宁静,点点欲萦灭,或许是在形容它们即将隐没在黎明前的微光之中。
诗人的衣襟因为夏夜的凉风而感到稍有凄凉,但这种感觉与炎热的日间形成鲜明对比。夐宜在山谷,乃复近城阙,这里可能是在强调诗人更喜欢远离尘嚣,在自然中寻找宁静,同时又不远离城市。
高谈追鸿冥,是在说诗人与友人的交谈超脱世俗,达到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层次,不为世间的羁绊所束缚。最后一句“趣驾公等归,晨鸡有朝谒”,则是在表达诗人希望这美好的夜晚永远持续下去,即使到天亮时,听到早晨鸡鸣声,也不愿意结束这愉悦的聚会。
商山三月花如火,草树青葱雨初过。
柳条渐软蝶双飞,桑叶尚多蚕一卧。
薄情野水流不回,无力春云慵欲堕。
团团榆荚是谁抛,漠漠游丝向人亸。
可怜花木间岚光,花前正好飞觥觞。
冯君夙驾一何速,捧檄银坑按辛谷。
转输昨日又移文,小氓诉牒何纷纭。
见说南山六百里,跙尽马蹄摧屐齿。
是何屈于不知己,冲斗太阿教补履。
龙无尺水且蟠泥,骥困盐车但垂耳。
片言折狱亦胡为,必也无讼方君子。
吾徒事业本稽古,得行其志当刑措。
画衣画地免烦苛,抵璧捐金返淳素。
未行此道且营营,营营为禄聊代耕。
残春小别不足念,为君高唱南山行。
南山一月期回首,莫诉临歧数卮酒。
《赋得南山行送冯中允之辛谷冶按狱》【宋·王禹偁】商山三月花如火,草树青葱雨初过。柳条渐软蝶双飞,桑叶尚多蚕一卧。薄情野水流不回,无力春云慵欲堕。团团榆荚是谁抛,漠漠游丝向人亸。可怜花木间岚光,花前正好飞觥觞。冯君夙驾一何速,捧檄银坑按辛谷。转输昨日又移文,小氓诉牒何纷纭。见说南山六百里,跙尽马蹄摧屐齿。是何屈于不知己,冲斗太阿教补履。龙无尺水且蟠泥,骥困盐车但垂耳。片言折狱亦胡为,必也无讼方君子。吾徒事业本稽古,得行其志当刑措。画衣画地免烦苛,抵璧捐金返淳素。未行此道且营营,营营为禄聊代耕。残春小别不足念,为君高唱南山行。南山一月期回首,莫诉临歧数卮酒。
https://shici.929r.com/shici/FQe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