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织女虫》
《织女虫》全文
宋 / 黄大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灏气逼星河,佳期匝眼过。

草间闻织急,天上想寒多。

烛里颦挑锦,边头冷枕戈。

终宵弄机杼,柰此月明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īchóng
sòng / huángshòu

hàoxīngjiāyǎnguò

cǎojiānwénzhītiānshàngxiǎnghánduō

zhúpíntiāojǐnbiāntóulěngzhěn

zhōngxiāonòngzhùnàiyuèmíng

翻译
浩渺的清气逼近星空,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
在草丛中听到纺织声急促,想象着天上的寒冷更多。
烛光下眉头紧锁,她在织锦,边疆战士却枕戈待旦。
整夜忙碌纺织,面对明亮的月光又能如何呢。
注释
灏气:形容清朗的天空之气。
逼星河:迫近银河,形容景象壮丽。
佳期:美好的时刻。
匝眼过: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草间:野外或草丛中。
织急:纺织动作急促。
天上想寒多:想象天上寒冷更多,可能暗指远方征战的士兵。
烛里颦挑锦:在烛光下皱眉纺织。
边头:边境地区。
冷枕戈:以冰冷的武器为枕头,形容战事紧张。
终宵:整夜。
月明:明亮的月光。
鉴赏

这首宋诗《织女虫》是黄大受所作,描绘了织女在银河边纺织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首句“灏气逼星河”以浩渺的天象开篇,暗示织女身处广袤的宇宙之中。接着,“佳期匝眼过”表达了时光匆匆,转瞬即逝之意,织女忙碌的时节悄然而逝。

“草间闻织急”进一步描绘了织女在人间的劳作,通过草丛中的声音展现了她的勤奋。诗人想象“天上想寒多”,暗示织女在高远的天宫中或许也感到了寒冷和孤独。接下来,“烛里颦挑锦”描绘了她在烛光下专注纺织的神情,眉头微蹙,全神贯注。

“边头冷枕戈”则将视角转向边疆,暗示织女可能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心中充满忧虑。最后一句“终宵弄机杼,柰此月明何”直抒胸臆,织女彻夜纺织,面对明亮的月光,表达了她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织女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既有神话的神秘感,又蕴含着人间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织女勤劳与思亲之情的深深同情和赞美。

作者介绍

黄大受
朝代:宋

黄大受,字德容,自号露香居士,南丰(今属江西)人。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遗著《露香拾稿》,于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其子伯厚仕鄞时,请应?、郑清之作序。事见本集卷首序及有关诗。 黄大受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登文昌阁

沙黄雾碧拥楼台,孤客乘危倦眼开。

吴蜀地形江口断,乾坤秋色雨边来。

凯歌未报乌蛮捷,野哭犹增画角哀。

西去风尘迷远望,请缨何日弃繻回。

(0)

吴荷屋中丞招同人寓斋小集赋呈

别馆招寻醉绮筵,杯倾三雅酒如泉。

衣冠南海推耆宿,风雨东堂感昔年。

集古定过欧氏录,坐来疑泛米家船。

鲰生何幸窥清閟,一款谟觞亦墨缘。

(0)

延平道中

秋色凌霜老,秋声挟雨浓。

乱山黄叶路,古寺白云钟。

渡口添新涨,城牙绕碧峰。

待时藏宝剑,未可化为龙。

(0)

西陵峡

峡势如拥出,上与青天齐。

其下有重渊,一纸铺琉璃。

所喜无巉岩,放棹免留稽。

峨峨荆门山,曲折萦丹梯。

千岩与万壑,秀绝巴江西。

及兹得饱看,何事劳扶藜。

黄牛既以静,白马声亦低。

我今喜无事,但听春鸠啼。

(0)

独居

独居谁悯客无依,困顿风尘欲拂衣。

垂老愈知名教乐,远游每恨故交稀。

四山烽燧鹅公颈,一艇风涛燕子矶。

北望乡关何处是,忍教儿女寄当归。

(0)

秋怀·其一

木落西风急,江南天地秋。

登楼送征雁,飞梦到升州。

乱后家仍在,年丰食易谋。

亲朋喜重见,难黍各遮留。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