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六浑来,主三军队,壶关王气曾分。人说当年。离宫筑向云根。烧烟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犹存。琵琶何处?听残《敕勒》,销尽英魂。
霜鹰自去,青雀空飞,画楼十二,冰井无痕。春风袅娜,依然芳草罗裙。驱马斜阳,到鸣钟、佛火黄昏。伴残僧、千山万山,凉月松门。
贺六浑来,主三军队,壶关王气曾分。人说当年。离宫筑向云根。烧烟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犹存。琵琶何处?听残《敕勒》,销尽英魂。
霜鹰自去,青雀空飞,画楼十二,冰井无痕。春风袅娜,依然芳草罗裙。驱马斜阳,到鸣钟、佛火黄昏。伴残僧、千山万山,凉月松门。
这首词以历史遗迹为背景,描绘了天龙寺作为昔日高欢避暑宫的沧桑变迁。"贺六浑来,主三军队"暗指此处曾有军事活动,"壶关王气曾分"则寓言了昔日的王者气象。"离宫筑向云根"描绘了宫殿的雄伟壮观,仿佛直抵云端。
"烧烟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犹存"通过烟雾缭绕和古老的瓦片,展现出宫殿虽毁但遗迹犹在的景象。"琵琶何处?听残剌勒,销尽英魂"借琵琶声表达对往昔英雄的怀念,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慨。
"霜应自去,青雀空飞,画楼十二,冰井无痕"进一步描绘了宫殿的荒凉,只有霜华、飞鸟和想象中的画楼冰井,暗示着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冷寂的痕迹。
"春风袅娜,依然芳草罗裙"引入自然之景,以春风和芳草反衬宫殿的荒凉,暗示人事如梦。"驱马斜阳,到鸣钟佛火黄昏"描绘了夕阳下寺庙的钟声和佛火,增添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
最后,"伴残僧千山万山,凉月松门"以僧侣和松月的画面收尾,表达了词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禅意的追求,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叹。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历史韵味。
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
回首江南岸,青山与旧恩。
此地常无日,青青独在阴。
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