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全文
清 / 朱彝尊   形式: 词  词牌: 燕春台

贺六浑来,主三军队,壶关王气曾分。人说当年。离宫筑向云根。烧烟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犹存。琵琶何处?听残《敕勒》,销尽英魂。

霜鹰自去,青雀空飞,画楼十二,冰井无痕。春风袅娜,依然芳草罗裙。驱马斜阳,到鸣钟、佛火黄昏。伴残僧、千山万山,凉月松门。

(0)
注释
贺六浑:即高欢。
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北齐神武帝。
壶关王气曾分:这里的“壶关王气曾分”即咏写高欢的“裂魏建齐”的“王业”。
氤氲:弥漫的烟气。
霜鹰自去:高欢有次与刘贵、尉景等人射猎,放一白鹰(故曰“霜鹰”)。
不料有一赤兔,奔入茅屋,鹰逐于后,结果被屋内之狗把鹰、兔全都咬死。
高欢于是怒而射杀其狗。
这里言“霜鹰自去”,即言其射猎之事已逝矣。
翻译
北齐神武帝高欢,英勇善战可主三军颠覆,颠覆北魏以建齐。本地人告诉我别看这儿是一片怪石峥嵘,当年高欢的避暑宫却就建筑在这片山石之上!如今宫虽亡,天龙寺的香火却仍极盛,在那一片氤氲的烟气之下,想来也还剩有当年“香姜阁”的古瓦吧?当年伴着琵琶高歌《敕勒歌》的“英灵”(指高欢)如今安在?只有这一曲《敕勒歌》还在至今流传人间!
射猎之事已逝,“王业”也已泯灭,曾经造了无数亭台楼阁,但而今却也无痕无迹了。岁月流逝,此地仍是春风春草,游女游冶。驱马游览渐至黄昏,满耳所听,唯闻佛寺晚钟;举目所望,唯见山月松门。
鉴赏

这首词以历史遗迹为背景,描绘了天龙寺作为昔日高欢避暑宫的沧桑变迁。"贺六浑来,主三军队"暗指此处曾有军事活动,"壶关王气曾分"则寓言了昔日的王者气象。"离宫筑向云根"描绘了宫殿的雄伟壮观,仿佛直抵云端。

"烧烟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犹存"通过烟雾缭绕和古老的瓦片,展现出宫殿虽毁但遗迹犹在的景象。"琵琶何处?听残剌勒,销尽英魂"借琵琶声表达对往昔英雄的怀念,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慨。

"霜应自去,青雀空飞,画楼十二,冰井无痕"进一步描绘了宫殿的荒凉,只有霜华、飞鸟和想象中的画楼冰井,暗示着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冷寂的痕迹。

"春风袅娜,依然芳草罗裙"引入自然之景,以春风和芳草反衬宫殿的荒凉,暗示人事如梦。"驱马斜阳,到鸣钟佛火黄昏"描绘了夕阳下寺庙的钟声和佛火,增添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

最后,"伴残僧千山万山,凉月松门"以僧侣和松月的画面收尾,表达了词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禅意的追求,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叹。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历史韵味。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
朝代:清   字:锡鬯   号:竹垞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生辰:1629~1709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秦系顷以家事获谤,因出旧山,每荷观察崔公

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
回首江南岸,青山与旧恩。

(0)

游南园,偶见在阴墙下葵,因以成咏

此地常无日,青青独在阴。
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

(0)

茱萸湾北答崔载华问

荒凉野店绝,迢递人烟远。
苍苍古木中,多是隋家苑。

(0)

赴楚州次自田途中阻浅,问张南史

楚城今近远,积霭寒塘暮。
水浅舟且迟,淮潮至何处。

(0)

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

渐入云峰里,愁看驿路闲。
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
且喜怜非罪,何心恋末班。
天南一万里,谁料得生还。

(0)

龙门八咏·福公塔

寂寞对伊水,经行长未还。
东流自朝暮,千载空云山。
谁见白鸥鸟,无心洲渚间。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