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造初无私,物自生殊异。
丛丛路傍草,枝叶一何悴。
行人或陵践,牛羊肆残毁。
纵能胜疾风,厥害还遭值。
瞻彼山中兰,孤芳常茂遂。
馨香动君子,采撷远而至。
须知得失间,所托惟其地。
呜呼儒衣冠,如何不尚志。
洪造初无私,物自生殊异。
丛丛路傍草,枝叶一何悴。
行人或陵践,牛羊肆残毁。
纵能胜疾风,厥害还遭值。
瞻彼山中兰,孤芳常茂遂。
馨香动君子,采撷远而至。
须知得失间,所托惟其地。
呜呼儒衣冠,如何不尚志。
这首诗通过对比路旁草与山中兰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和价值追求的深刻思考。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路旁草的凄惨景象:它们虽生长在人来人往的路边,却遭受践踏和破坏,即使能抵御疾风,也难逃被再次伤害的命运。这种描述暗喻了社会中那些处于边缘、易受伤害的人们的生活状态。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山中兰花的赞美。兰花虽然孤独,但其芳香能吸引君子,远道而来采摘。这象征着那些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他们的价值和魅力能够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得到真正的认可和尊重。诗人在对比中强调了“所托惟其地”的重要性——即一个人的价值和命运往往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和所托付的对象。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呜呼儒衣冠,如何不尚志。”这句话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意在提醒人们不应仅仅关注外在的衣冠,更应重视内在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全诗通过自然界的形象比喻,巧妙地探讨了个人价值、社会环境与道德选择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鸣蝉来何时,淩晓忽历耳。
长林雅阒寂,胡乃复着此。
初疑青搂姝,妙曲发皓齿。
又疑思妇吟,万恨咽流水。
怅然感幽悰,推枕歘以起。
踟蹰盻炎云,乘离节方弭。
爱是精洁姿,讵忍蛙黾比。
即如昌黎翁,一动见蠍喜。
南山古樾多,佳荫足安止。
眷尔口腹需,风露芳且美。
啾啾遍城邑,启爨儿女子。
怕有痀偻夫,脩竿后来拟。
豢鹤在囿,飞鹤在空。
空鸣囿和本求类,云泥转睇无由从。
毰毢踯躅若有恨,赤睛脩喙临长风。
汝昔胡为触罗网,中宵警露扬清响。
老马伏枥千里心,汝岂有志琼霄上。
琼霄之上白玉京,六翮安得如云轻。
卫轩龌龊不足恋,凤凰翔甸符休明。
幸抛粒粟鸡群去,自是仙标信所征。
才名来省署,江汉共汤汤。
棠荫池阳茇,兵分赣上行。
粤乡风自正,蜀道颂宁忘。
引旆星阶直,乘轺轸野长。
百蛮归煦煦,千骑拥堂堂。
英略齐方叔,清芬挹沈郎。
通衔藩左辖,举武殿东廊。
贵竹连襄岘,流芳与继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