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丝云已近,鼍鼓寂无喧。
世讲能过酒,怀人兼在门。
雨销烦暑瘴,灯乱去留魂。
谁遣淳于醉,离情未许论。
彩丝云已近,鼍鼓寂无喧。
世讲能过酒,怀人兼在门。
雨销烦暑瘴,灯乱去留魂。
谁遣淳于醉,离情未许论。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前一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之乐。首句“彩丝云已近”以彩线编织的云彩比喻节日的装饰,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接着,“鼍鼓寂无喧”则以静谧的鼓声反衬出环境的宁静,暗示着即将开始的欢庆活动。
“世讲能过酒,怀人兼在门”两句,既表达了对饮酒习俗的认同,也体现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门前的期待与内心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增添了情感的深度。接下来,“雨销烦暑瘴,灯乱去留魂”描绘了雨后清凉的夜晚,灯光闪烁,似乎在为离别的人们送行,营造了一种既温馨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最后,“谁遣淳于醉,离情未许论”以淳于这一典故,巧妙地表达了对聚会中可能出现的醉酒状态的宽容,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情绪难以言表,留下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端午节前一日聚会的温馨与离别的不舍,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玉台妆罢无人见,伤心空自悲团扇。
秋草偏生长信宫,春风只在昭阳殿。
殿里君王酒半醺,娇歌雅舞争纷纷。
三千锦帐飘香麝,十二长裙散彩云。
众中别有人如玉,新妆艳艳娇红烛。
不许寒乌带月啼,恐惊春燕衔花宿。
谁怜长夜梦难成,忽度流莺似有情。
片月高高挂天汉,千秋应照妾心明。
鸳鸯二字,是红闺佳话,然乎否否?
多少英雄儿女态,酿出祸胎冤薮。
前殿金莲,后庭玉树,风雨催残骤。
卢家何幸,一歌一曲长久!
即今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
山下藤萝飘翠带,隔水残霞舞袖。
桃叶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词人口。风流何罪?
无荣无辱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