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初铸就毗卢印,古篆雕虫尚宛然。
堪笑堪悲人不识,却嫌字画不完全。
劫初铸就毗卢印,古篆雕虫尚宛然。
堪笑堪悲人不识,却嫌字画不完全。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惟一的《颂古三十六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劫初铸就毗卢印"起笔,暗示了佛法的古老和神圣,"劫初"象征着久远的时间,"毗卢印"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重要法器或象征。接下来的"古篆雕虫尚宛然",将佛印比喻为古老的篆刻艺术,虽经岁月,但痕迹犹在,形象地描绘出佛法的持久与韵味。
"堪笑堪悲人不识"表达了诗人对世人未能理解佛法深意的感慨,"笑"是对那些无知者的轻蔑,"悲"则源于对佛法被忽视的悲哀。最后一句"却嫌字画不完全"进一步强调,即使佛法的表象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奥秘并非表面字迹所能穷尽,暗含了佛法的深邃与博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佛印的古老与内涵,寓言般地揭示了佛法的深远意义,以及世人对此认识的局限。
双桨横塘打。记当年、金钗问字,绛纱帷下。
鹤市春深桃李放,亲见一门风雅。
斗室里、围香不灺。
娓娓清谈霏玉屑,仅丛残、史事从头话。
听未倦,忍轻舍。离怀无奈归帆挂。
最关心,一声珍重,擢头行也。
投赠诗篇珍似璧,十幅衍波长把。
有颗颗、珠光照夜。
入梦故人明我忆,屋梁闲、落月秋如画。
情一往,易牵惹。
索笑拈花,怯寒避月,珊珊讶是飞仙。
绿鬓垂丝,知它憔悴年年。
漫言生小工愁甚,便无愁、瘦已堪怜。
语凄然,为问同心,只有湘兰。
昨宵梦去分明见,记倦眸剪水,芳气吹烟。
空谷香清,哪容蝶绕裙边。
几多幽怨凭谁诉,掩离骚、重整琴弦。
笑人间,桃李寻常,并蒂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