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邻娃告屋倾,一宵从寄念悲惊。
诚知独处从烧烛,君子行心要自明。
夜雨邻娃告屋倾,一宵从寄念悲惊。
诚知独处从烧烛,君子行心要自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夜雨中的凄凉景象,开篇便以“夜雨邻娃告屋倾”设定了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这里,“夜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安的情境,“邻娃”则是古代对邻居女人的称呼,她告知屋倾,显然传达了一种迫在眉睫的灾难感。
紧接着,“一宵从寄念悲惊”表明诗人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夜雨而不得不寻找避难之所,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悲伤和恐惧。这里“一宵”意味着短暂的时间,但在这种情境下,却显得格外漫长。
第三句“诚知独处从烧烛”,则是诗人在这样的夜晚里,独自一人时,不得不点燃蜡烛以驱逐黑暗。这里,“诚知”表明了对现实状况的深刻理解和接受,而“独处”则透露出一种孤独感。
最后一句“君子行心要自明”,是诗人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提醒或告诫。在这样的夜晚里,即便外界充满不确定性,作为“君子”的自己也应该保持内心的光明和清晰。这句话体现了古代士人面对逆境时的自我要求和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夜雨和屋倾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危机感和孤独感,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自主明辨的坚持。这不仅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反映,也是对个人精神状态的一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