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海初开丈席高,执经扬?滥时髦。
十年重下徐生榻,千里深怜范叔袍。
薇省春风依泽国,夏门朝雨泛江皋。
未能京兆随飞驾,短舸长波心自劳。
闽海初开丈席高,执经扬?滥时髦。
十年重下徐生榻,千里深怜范叔袍。
薇省春风依泽国,夏门朝雨泛江皋。
未能京兆随飞驾,短舸长波心自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别金存庵老师》。诗中描绘了与老师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老师的深切怀念。
首联“闽海初开丈席高,执经扬?滥时髦”描绘了老师在学术上的高深造诣和对新知识的追求,如同在辽阔的闽海中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手持经典,引领着时代的潮流。
颔联“十年重下徐生榻,千里深怜范叔袍”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尊敬与怀念。十年间,诗人多次拜访老师,千里之外也深深挂念老师的衣袍,形象地展现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
颈联“薇省春风依泽国,夏门朝雨泛江皋”描绘了老师所在之地的自然风光,春风拂过薇省,仿佛依恋着这片泽国;夏日清晨,朝雨洒落在江边,泛起层层涟漪。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景物之美,也暗喻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如同春雨滋润万物,夏雨滋养大地,充满了深情厚意。
尾联“未能京兆随飞驾,短舸长波心自劳”表达了诗人未能追随老师前往京城的遗憾,只能乘着小船,在广阔的江面上劳心劳力。这一句既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也流露出对未能亲临其境学习的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静爱青苔院,深宜白发翁。
貌将松共瘦,心与竹俱空。
暖有低檐日,春多扬幕风。
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
两鬓苍然心浩然,松窗深处药炉前。
携将道士通宵语,忘却花时尽日眠。
明镜懒开长在匣,素琴欲弄半无弦。
犹嫌庄子多词句,只读逍遥六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