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红步障双紫鸳。午窗晴、烘透水仙。
读画久,煎茶熟,悄房栊、花气似烟。
年头墨牍无多许,问西楼、谁斗管弦。
且侧帽,梅花下,背东风、偷学少年。
海红步障双紫鸳。午窗晴、烘透水仙。
读画久,煎茶熟,悄房栊、花气似烟。
年头墨牍无多许,问西楼、谁斗管弦。
且侧帽,梅花下,背东风、偷学少年。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海红步障双紫鸳"以艳丽的色彩和鸳鸯为背景,暗示了闺房的雅致与主人的闺秀情怀。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盛开的水仙上,暖意融融,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读画久,煎茶熟",诗人沉浸在艺术欣赏和品茗之中,时间仿佛静止,生活节奏缓慢而惬意。"悄房栊、花气似烟"进一步渲染了室内花香缭绕,如梦如幻,令人陶醉。
接下来,诗人感慨时光荏苒,"年头墨牍无多许",暗示岁月匆匆,文书事务不多,流露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他询问西楼是否有人演奏音乐,表现出对昔日热闹生活的怀念和对当下清寂的对比。
最后三句,"且侧帽,梅花下,背东风、偷学少年",诗人借侧帽赏梅的动作,暗喻自己在梅花下独自回味青春,试图找回那份少年时的活力与心境。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新岁怀旧之情的词,情感细腻,画面生动。
延平双剑朝丰城,锺山之钟挟以行。
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两龙雷口鸣。
建隆真人君八极,河伯效珍宝钟出。
不似汾睢发鼎光,泛泛逆流浮万镒。
诏赐阊阖濯龙宫,声掩景阳闻九重。
吾闻此钟亦神物,独肯寒溪就埋没。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
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
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
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
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岁穷风雪飘零,望迷万里云垂冻。
红绡碎翦,凝酥繁缀,烟深霜重。
疏影沉波,暗香和月,横斜浮动。
怅别来,欲把芳菲寄远,远羌管、吹三弄。
寂寞玉人睡起,污残妆、不胜姣凤。
盈盈山馆,纷纷客路,相思谁共。
才与风流,赋称清艳,多情唯宋。
算襄王,枉被梨花瘦损,又成春梦。
却月凌风度雪清。
何郎高咏照花明。
一枝弄碧传幽信,半额涂黄拾晚荣。
春思淡,暗香轻。
江南雨冷若为情。
犹胜远隔潇湘水,忽到窗前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