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人歌咏,愚情岂易知。
但求心自乐,不怕面相欺。
枉直回邪灭,颠狂道德持。
高明常鉴照,方寸欲何之。
寂静人歌咏,愚情岂易知。
但求心自乐,不怕面相欺。
枉直回邪灭,颠狂道德持。
高明常鉴照,方寸欲何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从内容来看,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外界喧嚣的超脱。开篇“寂静人歌咏,愚情岂易知”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情怀,诗人通过寂静的生活来感悟生命中的真谛,而这种内在的情感并不容易为世俗所理解。
“但求心自乐,不怕面相欺”则是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即只要自己的内心能得到满足,就不畏惧外界的欺骗和误解。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情感的坚守和独立。
“枉直回邪灭,颠狂道德持”这一句中,“枉直回邪灭”可能是指那些扭曲变异的事物或观念,而“颠狂道德持”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正道德性的坚持,即使在混乱和错乱的世界中,也要保持内心的清醒和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
最后,“高明常鉴照,方寸欲何之”则是说,即便是在高远卓绝的智慧光芒照耀下,小小的心灵空间(方寸)又希望达到什么境界。这里“方寸”指的是心灵的深处,而“欲何之”表现了诗人对于更高精神追求的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内心真实与道德的思想,诗人通过寂静和自我满足来寻找生命的意义,并在混乱中保持清醒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