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陈不式为无人,谁解尼山语痛辛。
老去此忧无可寄,不从今日始伤神。
过陈不式为无人,谁解尼山语痛辛。
老去此忧无可寄,不从今日始伤神。
这首诗名为《书愤(其二)》,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诗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深深忧虑和感慨。首句“过陈不式为无人”可能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缺乏理解或共鸣,像陈旧的制度或观念已经不再适用,而周围的人却未能察觉或接纳他的见解。次句“谁解尼山语痛辛”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他感到自己的理念(如孔子在尼山的教诲)被忽视,无人能理解其背后的辛酸。
“老去此忧无可寄”表达了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于无法改变现状的忧虑愈发沉重,找不到可以寄托的对象或途径。最后一句“不从今日始伤神”则揭示了诗人长久以来的精神疲惫,这种伤感并非始于今日,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令人深感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际遇,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价值失落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解和支持的渴望。
静室颐神,宁心默运,内观一点真阳。
洞虚豁朗,焕焕透明堂。
照见虚空法界,先天地、独立无双。
三光秀,圆明实相,浩劫应时长。
回头谁问己,眼前顼著,不用思量。
自然契道,物我两俱忘。
唯有清风皓月,通神化、无极之光。
升玄路,混元一气,拍塞遍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