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匡山旧居五首·其五》
《忆匡山旧居五首·其五》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蜃海蛮风吹短景,严城哀角动寒林。

人情已觉苍茫晚,世路还同漭沆深。

梦里松花应十亩,望中湖水欲千寻。

南来岂为稻粱计,渚雁沙鸥见远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与感慨。首联“蜃海蛮风吹短景,严城哀角动寒林”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意象开篇,通过“蜃海”、“蛮风”、“短景”、“严城”、“哀角”、“寒林”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荒凉、悲壮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艰苦与内心的孤寂。

颔联“人情已觉苍茫晚,世路还同漭沆深”进一步深化情感,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相连结。“苍茫晚”与“漭沆深”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世事深邃的感叹,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世事艰难的深刻理解。

颈联“梦里松花应十亩,望中湖水欲千寻”则转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在梦境中,诗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广阔的松林之中,湖水深邃,视野开阔,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宁静、自由生活的渴望。

尾联“南来岂为稻粱计,渚雁沙鸥见远心”收束全诗,揭示了诗人南来的真正原因——并非为了物质生活,而是出于内心的追求与向往。通过“渚雁沙鸥”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异乡,但心中仍怀有远大志向和不屈的精神,如同这些自由飞翔的鸟儿一样,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现实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理想的追求,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书后赋诗

宝珍隋珠。不知佩兮。袆衣与丝。不知异兮。

闾姝子奢。莫之媒兮。嫫母求之。又甚喜之兮。

以瞽为明。以聋为聪。以是为非。以吉为凶。

呜呼上天。曷惟其中。

(0)

王将军墓

岭上松如旗,扶疏铁石姿。

下有烈士魂,上有清菟丝。

烈士节不改,青松色愈资。

欲试烈士心,请看青松枝。

(0)

禽名

水红裙淡画眉浓,婆饼焦香唤郭公。

姑恶久嗔乌面妾,姊妇深恨白头翁。

上村百箔蚕登簇,半篰千钱叶价穹。

快活有声麰麦熟,岂辞脱裤过溪东。

(0)

清池

春风留梦碧桃枝,双凤吹箫月上时。

谁与秋莲共秋色,白鸥如雪落清池。

(0)

古意

美人汲深井,夜久井泉冷。

独向明月中,徘徊顾秋影。

(0)

太乙真人歌题莲舟图

银河跨西海,秋至天为白。

一片玉芙蓉,洗出明月魄。

太乙真人挟两龙,脱巾大笑眠其中。

凤麟洲西与天通,扶桑乃在碧海东。

手把白云有两童,掣嬲二鸟开金笼。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