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几度说京华。愁压帽檐斜。
朝衣熨贴天香在,如今但、弹指兰阇。
不是柴桑心远,等闲过了元嘉。长生休说枣如瓜。
壶日自无涯。河倾南纪明奎壁,长教见、寿气成霞。
但得重携溪上,年年人共梅花。
曾闻几度说京华。愁压帽檐斜。
朝衣熨贴天香在,如今但、弹指兰阇。
不是柴桑心远,等闲过了元嘉。长生休说枣如瓜。
壶日自无涯。河倾南纪明奎壁,长教见、寿气成霞。
但得重携溪上,年年人共梅花。
这首诗语言精美,意境幽深,是一位饱学之士在表达自己的感慨。开篇“曾闻几度说京华”、“愁压帽檐斜”,通过对往昔繁华的回忆和现实中的忧愁,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与现在孤寂生活的对比。紧接着“朝衣熨贴天香在,如今但、弹指兰阇”,则描绘出诗人早晨沐浴更衣时所感受的清新气息,以及目前只能通过弹奏乐器来慰藉自己心灵的情形,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
“不是柴桑心远,等闲过了元嘉”一句,用典故说明自己的心境并非因为距离遥远而疏远,而是在岁月流转中无意间错过了美好的时光。接下来的“长生休说枣如瓜。壶日自无涯”,则是借用自然景象表达对生命长久和时间流逝的感慨,壶中的水不尽,暗喻生命如同这壶水一般,不会轻易耗尽。
“河倾南纪明奎壁,长教见、寿气成霞”,诗人借景抒情,以河水倾泻和南纪的明亮为背景,展现出一幅壮丽图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生命力与精神追求。最后,“但得重携溪上,年年人共梅花”则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也许是诗人对于生活的某种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与之产生共鸣的内心世界,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高远的艺术追求。